膚色定貴賤 - 鄧達智

膚色定貴賤 - 鄧達智

英文喚印度種姓為Caste,源自葡萄牙語,意為種族、血緣。Varna才是印度人的說法,這制度在古梵文即是顏色,清楚說明種姓這個制度基礎為膚色。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都是原本白皮膚,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自中亞細亞入侵的雅利安人,不同名稱只是職業分別:神職人員兼知識分子、世俗王權兼行政人員、工商業者。最底層是皮膚較黑的首陀羅,亦即是千百年前被雅利安人征服的達羅毗荼人,Untouchable賤民。這制度之用意在於鞏固入侵者社會上層的地位,將純正雅利安人與當地人區別。
從來對種族、血緣特別感興趣。
奧地利人希特拉認定德意志民族為優秀Aryan雅利安人,特徵:高大體健、金髮碧眼高鼻。與此同時,二戰被其迫害至深猶太人種族源頭亦雅利安人。跟猶太人相同命運,成為希特拉眼中釘,必須自歐洲土地清洗的吉卜賽人,源頭來自印度,極大可能亦為雅利安人。
雅利安白人千百年前制定Varna或Caste,鞏固以膚色為基礎的地位,就是黑皮膚的原住達羅毗荼人在願意、還是不願意的情況下與上流白人生產下一代,亦將跟隨賤民種姓成為賤民而不會上升為婆羅門等族群。猶如美國奴隸合法年代,主子與黑奴誕下黑白混血兒,這下一代不得因膚色稍輕潛而上流,需繼續奴隸命運。荷李活50年代著名電影《春風秋雨》對這題材刻劃頗深。
種姓制度縱使在甘地大力推行平等,可惜無功。印度自大英帝國獨立至今快七十年,近年成為金磚四國之一,波李活電影不單影響人口隨時超越中國的次大陸,更在中東北非一帶具非比尋常受歡迎程度與影響力。近年不斷插入歐美元素,以巿場及財富影響力明顯打造印度人……起碼中上層社群源於歐洲,與雅利安人同種。當他們下意識重回歐洲血統體系,即明確宣示,Varna、Caste或種姓制度誓將不易在印度淡化,更遑論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