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特首曾蔭權被控兩項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取代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成為香港歷史被刑事起訴的最高級官員。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由於曾蔭權身份敏感及特殊,相信律政司對該案的合理定罪機會要求比一般案件為高,才決定提出起訴。
許仕仁案有串謀成份
自2000年產業署前總產業經理岑國社成為首位被判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成立的官員後,過去15年廉政公署提出最少40宗檢控,包括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前高級警司冼錦華、前立法會議員程介南等。於今年7月退休的前副廉政專員黃世照曾表示,許仕仁案更首次成功使用串謀觸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成立,黃形容是香港反貪歷史的新里程碑。
大律師楊岳橋指出,法庭只會按每宗個案相關的法律理據和證據等審訊,不會受同類個案的裁決結果影響,所以以往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案例不會影響曾蔭權案的入罪機會,「而許仕仁案涉及嘅觸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有串謀成份,但今次曾蔭權案只係一般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兩者有分別。」
不過,廉署前總調查主任、大律師查錫我向本報表示,由於曾蔭權是前特首,身份敏感和特殊,他認為律政司在決定是否起訴時,不但會全面研究所有證據,而且對該案的合理定罪機會要求比一般案件為高,「律政司係考慮晒所有嘢先拍板。」
若曾蔭權罪成,法庭會否重判?楊岳橋拒絕揣測,但他稱,在一般情況下,法庭量刑會考慮案情嚴重性、犯罪人士的背景等因素,「案情嚴重性包括犯罪意圖係咪蓄意咁做、涉及嘅利益多寡、干犯行為嘅影響性等。」查錫我亦指出,現階段難揣測曾蔭權一旦入罪,會被判甚麼懲處,但他直言,市民對越高級官員會有越高期望,「以往好少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嘅人被判社會服務令等較輕嘅刑罰。」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