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有內地前高官質疑香港去殖化不足,近日又傳出香港郵政計劃將舊郵筒上的皇冠標記或英國皇室徽號遮蓋。但「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昨接受《壹錘定音》訪問時提醒大家,其中9個舊郵筒於2010年已經被列為重點保育,他直斥「好荒謬,重點保育都要遮皇室徽號,徽號表示郵筒哪個年份生產,你看不到徽號差不多等於失去郵筒靈魂」。香港郵政指皇冠標記「不合宜」,冼指「是否逼我們猜度背後有其他動機」。
事實上,保護文物專員辦事處在2010年旗下刊物指古物古蹟辦事處正研究保育這9個郵筒的方式。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位於大嶼山索罟灣的「佐治五世」郵筒,冼偉文回憶指這個郵筒險些就遭拆掉,「我在2010年在索罟灣看到這個郵筒,郵政署竟然用套把它套着,隔壁已經有一個新郵筒,於是我就寫信到報紙投訴,初時郵政署反應十分冷淡,但後來郵政署居然找了建築署把郵筒修理好,更聯同古物古蹟辦事處和保護文物專員辦事處決定重點保育9個舊郵筒。」這9個郵筒的型號包括7個「喬治五世」、1個「喬治六世」及1個「伊利沙伯二世」。
冼偉文質疑香港郵政今次的決定是繞過古物古蹟辦事處,「郵政署應該要出來解釋,究竟它們有沒有問過古物古蹟辦事處和保護文物專員辦事處,若果郵政署表示已經得到這兩個機構同意的話,這兩個機構需要向公眾解釋同意的原因」。冼偉文指早前曾經要求香港郵政修復其中一個屬於重點保育、位於鯉魚門的「喬治五世」舊郵筒,但得到的回覆是需要先諮詢兩個組織,由此可見,香港郵政需向這兩個機構問責。
香港郵政曾經在9月底約見冼偉文,解釋今次的決定是因為想郵筒的外觀上有一個一致性,但冼偉文就批評香港郵政的原因根本站不住腳,「我們即場向他們展示相片,指如果署方所指的一致性是郵政署的徽號,其實舊郵筒的表面已經有,其他的一致性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每個郵筒的形狀都不同。」其實在回歸後,所有郵筒已經由紅色改為綠色,外觀上已經非常一致。
冼偉文表示網上已經有人發起了一人一信的運動,呼籲市民寫投訴信到郵政署,要求署方收回今次的決定,並加強保育香港的舊郵筒。
香港郵政昔日視舊郵筒如寶
自從2010年,經過修復索罟灣舊郵筒一事後,香港郵政開始重視舊郵筒的保育工作。在2013年,更加以9個重點保育的舊郵筒為主角,製作模型出售,索價過千元。更加在網頁上肯定9個郵筒服務香港市民數十載,是見證香港多年來急速演變的重要文物,但是為何現在郵政署又會指這些舊郵筒已經不合宜呢?
冼偉文批評郵政署的態度,令人無所適從,「除了賣模型外,當時他們更舉辦攝影比賽,對於9個舊郵筒的保育工作非常自豪,就算其餘的舊郵筒亦有定期的復修工作,但為何現在的態度會有如此180度轉變?」慧玲就指郵筒的遭遇跟李嘉誠十分相似,都是被人用完即棄。
■記者黎千銘
壹錘專區
星期一至五黃昏6時直播
1:手機App:《蘋果動新聞》手機App右上角有【壹錘定音】icon,一按即聽;按左上角icon,彈出【壹錘定音】選項,一按即睇。
2:網頁: http://www.hammerout.hk/
直播PHONE IN:2992 3333
WhatsApp 留言/報料:9132 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