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近年屢干預授勳名單

中聯辦近年屢干預授勳名單

【本報訊】港府每年定於回歸當日授勳,名單需先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的遴選委員會作初步甄選,再由特首決定是否接納。但中聯辦近年屢次干預授勳名單,連貪污政協、涉嫌走私犯都榜上有名,惹來政圈不滿。
特區授勳於回歸後確立,取代殖民地時代由英國皇室直接頒發榮譽頭銜。勳章共有三大類,其中「一般勳章及獎狀」如大紫荊勳章等,是頒授予對社會有重大貢獻人士;「英勇勳章」為表揚某人士在個別事件中英勇行為;「紀律部隊和廉政公署長期服務獎章」則僅授予相關紀律部隊人員。

加入親中人士惹不滿

除紀律部隊和廉政公署長期服務獎章,特首、各政策局局長及部門首長均有權提出授勳或太平紳士人選,再轉交授勳及非官守太平紳士遴選委員會,由兼任主席的政務司司長及各成員審議。除非人選有重大問題,否則一般情況下名單都會獲特首通過。
但隨中聯辦從幕後逐漸走到台前,近年屢次干預授勳,在名單加入不少親中人士,包括在2013年及2014年先後委任宋林及姚志勝為非官守太平紳士,惹政界中人不滿。
如獲授勳者因被定罪而入獄一年或以上,或作出有損授勳及嘉獎制度名聲的行為,當局均可考慮是否須褫奪其勳銜。回歸至今共有三人被褫奪勳銜,前九倉大班洪承禧被褫奪銀紫荊星章,前區議員胡詠紀及華人廟宇委員會前委員蔣世昌則被褫奪榮譽勳章。
■記者余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