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笑小說 - 高慧然

歪笑小說 - 高慧然

一直以為出版業經營困難是香港獨有現象,亞洲國家,至少台灣的書巿相當蓬勃,日本就更不用說了。日本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東野圭吾等作品印數閒閒地過百萬冊,後來跟業界人士談起,才知道書巿經營之困難,絕非一朝一夕一地之事。台灣巿場比香港大得多,但新書首印數目跟香港差不多,且加印者寥寥。
東野圭吾近期作品《歪笑小說》寫的正是出版界故事,原來在日本,即便是剛在文壇冒起的新人獎得獎作者,首印數目也很保留地以4000本為主,而很少有人加印。相形之下,香港出版社首印2000本就不算失禮了,畢竟讀者數目和閱讀風氣相距甚遠。
出版社遴選作品,不看作品好壞,只看作者是否暢銷書作家,讀者慣性購買,於出版商,這是最安全的生意。所以編輯的責任是想盡辦法從暢銷書作家那兒拿到手稿,為此絞盡腦汁,投作家所好,再不堪的舉動也做得出來:在火車站月台當着眾行家的面向暢銷書作家下跪叩頭、在作家喪禮上擦拭墓碑、為邀稿向作家求婚、為投作家所好陪作家玩滑板而摔破腦袋……
可見日本的出版業也很艱困,為新人出書要承受太大風險,以致於出版界故步自封,爭崩頭向暢銷書作家邀稿。日後業界青黃不接,出版業的前途更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