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大部份香港人對於香港大學選一個副校長是不會關心的,但陳文敏候選香港大學副校長竟引起社會效應,其實是這一件事情,令香港人覺得既往的價值觀被扭曲了。
這就不是一個陳文敏的事情了。
在被爆出來的港大校委成員反對陳文敏當副校長的理由中,最無稽的是盧寵茂的「沒有慰問論」,這個理由,已經把思維幼稚園化了,只有幼稚園的小孩子才會用這樣的理由來認定另一個小孩子不好,但現在竟在香港最高學府的人事甄選上成為一個理由,這也令更多的香港人討厭了,因為香港人是不喜歡被人「明屈」的,而以「沒有慰問論」來反對一個人當副校長,就是「明屈」。
或許這些人是真的覺得陳文敏沒有資格當副校長,但他們沒能說出真的原因,於是就成了這個「明屈」的局面,這個「沒有慰問」也就成了一塊自己搬起來的石頭,往自己據說上次受傷的腳上再砸一次,這一次,則換來全城的「問候」了。
這不是一個陳文敏的事情,而是香港人價值觀的事情,事情也就搞大了,想要香港不斷出現「敵情」的人,如願以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