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值一哂:自「刀」更生 - 王利民

筆值一哂:自「刀」更生 - 王利民

最近應邀為那所鬧得滿城風雨的最高學府做講座嘉賓,主題本只圍繞個人分享,在座同學仍有問及我司經營的成功之道,心裏有數,其實受之有愧。與其倒背管理學著的紙上理論,誇誇其談,還不如坦然相告,所謂「成功」不過與「倖存」同義。商業世界瞬息萬變,今日成功所恃難保不是他朝衰敗底因。
我且舉手機為例,回想自己第一部手機購於1988年,其時我仍在學,自問負擔不起Motorola的正牌大哥大,退而求次買下一部Toshiba東芝!日製手機,承惠1萬5千多!沒寫錯,你也沒看錯,價錢和牌子皆是。至於那年代堪稱擁有最先進手機研發技術且是風頭無兩的明日企業Motorola,幾年前已淪為其時還未面世的Google旗下公司,輾轉且又落入聯想手中,當年明日成了今天末日……其實還有一家「後起之秀」,曾幾何時亦同居手機製造產業龍頭地位,名 Nokia的公司,也不過是讓MBA課程多載一案。
想想我的公司成立只短短廿多年,且非身處甚麼耀目產業,商界初生之犢理應沒啥話語權去高談奢言經營心得。到底一間公司怎能歷久不衰或傳承下去?愚見企業要自「有生命力」和「有機」,簡單嚟講即係要有新陳代謝。
我司每年招聘不少新同事,因此經常接觸年輕一輩,還能有幸親身體驗與80後,現該已是90後的相處之道。新人加入並不代表溝淡公司文化,反而有利公司保持年輕活力甚至競爭力,迎合經濟新生態,並得以繼續生存和發展。當然先決條件是不斷創造機會讓新生代盡展所長,煉就沸青,而管理層自亦要同步為之。
猶記1998年我剛加入現職公司至2004年期間,我一直擔任前線主管,負責業務開發和團隊擴充工作,其實即係「跑數跑人」!及後履任行政總裁,即係「坐館」;2008年轉職集團主席「神位」至今,方可抽身改以「跑步」為業。說實話,若無前人退位,我又豈能更上層樓,同理,若沒後浪前推,試問又怎為公司引入新點子,翻起新氣象。所以講座我亦曾向在座明言,最大管理危機係「自己阻住個地球轉」。
回看很多公司「中高層」都自恃在其崗位工作久遠經驗了得,倚老賣老,新生代當不為然。到底那些經驗是依靠「累積」,還是「重複」而來?「累積」是經驗,惟通過不斷推陳出新,披荊斬棘,而不是虛應hea做,甚至諉過卸責而得,但「重複」只是有量無質,這種所謂經驗增值有限,更不足為師。
至於公司發展必須經歷蛻變和更新,而上下同樣要預留空間去接納和包容。如果經營思維只有習以為常、慣而行之的單一平面,久而久之只會成為企業的包袱。無論多麼厲害的商業模式都總有過時一天,定要不斷脫胎換骨,方能重生再進,當然分別在於你自己動手,或是由別人操刀代勞。

王利民
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