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夜行 - 鄧達智

風中夜行 - 鄧達智

颱風離我們還很遠,雨先落下。夜已深,工作告一段落,持傘偶爾幾抹強風中散步。
自村子向北走,垃圾站、車場、丁屋群,過去水坑邊大榕樹下長麻石板砌橋凳圍繞。穿過社壇樹林,新桃園、宜春園、伍家園、白屋園等等茂密荔枝、龍眼、黃皮果園,幾家百年前建立,直至回歸前後仍然前門瓦頂磚牆,秀竹圍繞,樸素怡人。
走下小山坡泥路,今天是連接天水圍及元朗間高速公路,然後幾乎十棟百棟美感欠奉,連綿一樣天乜邨、天物邨。
過去?
稻田、連片水稻田,再過去一度水連天、天連水,香港至大片濕地,鳥獸天堂。驚訝是不?大陸人眼中不過丁點大小香港不止馳名世上山海間都會,還有個並非人造,全天然,與天地共存鳥獸天堂。
然後后海灣,背後曾經叫多少有家難歸遊子,朵朵白雲飛向的故鄉。
沿濕地公園向南走,回到村子南面,沿過去見游魚清水坑,渠務署發展成污水渠邊前行,過橋頭圍、洪屋村。不遠,曾經果園處處洪水橋,不久入住十多萬人口,將古樸老區氣質掃乾淨,轉型無色無味新發展區。
堂妹跟我恆常這路上散步,互說:再不多走幾轉,將來這沿洪水坑、石埗圍安靜散步道,誓將變身㷫㷫烚烚天水圍延續,大媽露天歌舞連場。
俱往矣,天水圍雖然沿用老名天水圍,一片水一片天這上下入秋候鳥千萬南移,換了數十萬居民。果園樹林不單止鏟平,換來高價丁屋群並毫無規劃車場,環境慘遭缺乏配套惡變,幾乎條條爛路,一應慶回歸各式盛世慶典,都無心情參與,誰需要表面歌功頌德滿溢?
如若眼前環境整潔,好路人人行,比堆砌節慶越級強。煙花不過一夜,路是天天行。今天口號叫盛世國富民強,陣風細雨間,惋惜、懸念,不過生活本來踏着泥土過得樸素,舊時秀竹圍繞瓦頂青磚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