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券界朋友,早前看罷一篇有關基金回報的《樂香園》向密西比報料。他說:「其實個基金回報負六成都唔係好多啫,據我所知,有一個薄有名氣,喺舊年自立門戶嘅基金經理,原本喺『港股大時代』嗰陣,係威係勢咁成日同人講賺咗好多,但原來一個浪打過嚟,即刻輸凸晒。」
短短一、兩月就即時「輸凸」?朋友謂︰「係呀,賺錢可能要一年半載先有成果,但輸錢就可以好似倒水咁快……聽講話,之前4、5月嗰陣,嗰位基金經理管理嘅規模大約為170%左右(與基金去年開始時作比較),之後內地爆發股災,基金表現開始走樣,規模喺7月縮到得番110%!」
朋友語帶不屑地說︰「唔知買咗啲乜鬼高風險嘢,又或者佢孖展借得好盡啩,佢個基金去到8月,規模居然再縮到得番60%!即係舊年若果你擺咗100蚊落佢個基金度,𠵱家就得番60蚊!都咪話唔嚇死人!所以佢呢排周圍同人講,要閉關一排搵投資靈感喎。」這個小故事,除了再次說明投資不要太進取及要平衡風險外,「賺到錢」時亦不要太沾沾自喜,免得「一囂張就出事」。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