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盤車輪戰,第四季醞釀近萬伙登場,有上車盤以至億億聲的豪宅,全面性的新盤戰正是樓市跌市的第一波,假若真的有發展商以低價挑機,減價戰一觸即發。
有統計指末季大批新盤趕出場,應該是樓市小陽春的時候,無獨有偶,特首梁振英堅持以增加供應不減辣的大前提下,樓市失去了上升動力支持,樓價有秩序下跌可期,究竟跌多少才合理?見到最近二手市場個別劈幅低市價5%便有承接的話,首階段便以此作為參考。
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上周在146點以上徘徊,下跌5%即要回落至138至139之間,由於指數屋苑並不包括一手樓價,因此二手指數屋苑要大量低價成交配合才能完成任務,除非外圍市況更差或是二手出現恐慌性拋售,否則這幅度難以短時間內完成。成交量偏低不外乎兩個主因,第一個當然是業主們不願意大幅降價,不少早年購入的業主賬面已升值不少,回落數個百分點不足以動搖他們的信心;其次受到一賣一買便要鎖死在三年額外印花稅的徵稅時間內,一動不如一靜,令到不急於賣樓的業主無意出售手上多餘物業,直接令一手新盤有搶攻的空間。
至於一手新盤以快賣換取跌市的時間,以平於二手價的水平,來吸引自用和投資者,甚至美其名希望幫助市民上車,心底裏便是把風險轉嫁予買家,君不見三年樓花期也急於賣的現象嗎!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