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今年國慶黃金周香港不再黃金,預計本港大陸遊客量會大減四成。也好。
前兩天在絲綢之路旅行,行程在國慶節前結束,臨走問當地導遊朋友,十一要忙了吧?他卻說已經跟公司說了,國慶期間不帶團。國慶黃金周,放假的人都出去旅行,中國人那麼多,處處人滿為患,吃住行都要搶,景點門票也要搶,去年此時,遊客上華山,排隊等纜車,上山排三小時,下山排七小時,這種旅遊等於受難。遊客受難,氣就出在導遊身上,導遊便加倍受難。所以導遊朋友便申請假日免役,寧願有錢不賺,圖個難得清靜。
香港估計今年國慶假期大陸遊客會減四成,不知是如何計算出來,但以之前那種墟冚,如今減四成,遊客人數還是不少的。說什麼各行各業因此而叫救命,酒店要割價求存之類,也實在誇張了一點,那幾乎也漠視了前些年狂賺猛賺的盛況,賺了那麼多年大錢,一個國慶假期少了遊客就要喊救命?
土地多種了莊稼,需要將息休整,一個城市也如此,尤其是被中國大陸遊客熱愛的城市,所受之「盛況損耗」特別大,天天人山人海哄進哄出,人受不了,城市也受不了。城市也需要將息休整的,如今大陸遊客來少了,市面上清靜一點,香港人上街,走在銅鑼灣,尖沙咀和旺角,感覺也寬餘一點,煩躁的情緒也得以舒緩一些。日子也不是非要黃金才可以過的,再說香港真正可以享受這份「黃金」的又佔人口多少呢?沒有了「黃金」的喧鬧,街上少些橫衝直撞的行李箱──我在銅鑼灣被撞過好幾次──相信大部份香港人會覺得自在的。
黃金周少了大陸遊客,以後會不會繼續少下去呢?這個問題,你只要看看紀念抗日戰爭七十周年的假期,大批中國遊客湧到日本旅行就可以找出答案,只要同胞喜歡,血海深仇都可以不顧。除非香港環境惡劣過大陸,因此令同胞卻步,不然的話,只有你嫌不得清靜,哪有他肯不來幫襯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