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ver:飲水思源為何物 - 陳婉婷

Sunday Fever:
飲水思源為何物 - 陳婉婷

筆者以前在一所很平民的中文中學念書,記得會考放榜時因喜獲佳績,而內心躊躇着應否轉到著名的學校繼續高中。正正在十五十六的時刻,忘了是那位好同學在耳邊隨便說了一句「飲水思源」。結果轉校念頭只曾存在過短短的瞬間,當然回想起來可能是感情用事,也是17歲的懵懂。但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還是無憾的。
新一季青年聯賽於本周正式展開,近年青訓(圖)受各大球會重視,但同時聯賽的強弱懸殊亦嚴重化,主要原因是青年軍都偏愛名氣較大的球會,令地區隊球員不足,能力好的球員不僅集中在幾支球隊,而且轉會普遍,不少青年球員成了被爭奪的對象。人望高處,年少輕狂,青年軍沒有合約,自由參與任何球隊,某程度上是合理的,可是現今不少年輕人卻失去了應有的謙卑和忠誠。離開舊會,少有感謝教練的指導,更不會感激球會的培育,甚至有些會去數舊會的不足,顛倒是非。更讓人心寒的是,當中不乏家長的影響力,連大人都是趨炎附勢、利字當頭的時候,試問孩子又怎會知道甚麼是飲水思源呢?
結果,球圈內有種教練於青訓裏歇斯底里地執行「得兵得天下」,向家長說美麗的謊言,向球員送禮落藥,為的都是留低球員。細心想想,這是多麼可悲和荒謬的事情。不是球會選球員,而是球員選教練。青訓發展,竟為了勝利而本末倒置。
陳婉婷
東方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