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仔布販抗議收地建屋

棚仔布販抗議收地建屋

【本報訊】有38年歷史、俗稱棚仔的欽洲街臨時小販布市場,是本地設計系學生及電影人的尋布地,但食環署今年8月通知布販要收地,騰出地皮興建200個居屋單位。70名布販及市民昨抗議政府未有任何搬遷方案便強行清拆,他們在布碎寫上心聲,又舉辦導賞團,盼保留布市場。
現時市場約有40位布販經營,他們在該處賣布多年,盼市場能成為正式布販市場,若政府堅持清拆,希望牌主可獲12萬元特惠金,及讓繼續經營的牌主遷往區內排檔;持助手及前助手牌的小販,則盼獲發正式小販牌並遷往通州街小販市場。

臨時市場布料便宜,吸引不少顧客尋寶。楊柏賢攝

「逼我哋攞綜援」

現年56歲的何應,因牌主早前已交還牌照,需於明天執拾離場,但他坦言不會離開,「成副身家喺啲布到,佢哋要清我唔會阻止,但我唔會走!」在棚仔賣布20年的潘太,尚有3名子女在學,表示「我仲點轉行,係逼我哋攞綜援」。熟客黎小姐昨指市場布款多又平,每月均來尋寶。曾於理工修讀紡織及製衣文憑的文同學指,由第一份功課至畢業作品都在棚仔買布,失去棚仔喪失尋布好地方。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