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唯的電影我看得不多,不算特別捧場,反而她代言的什麼護膚品美容品洗頭水廣告,就真是開了電視日日得見,說是「文藝女王」不如「廣告女王」更入民心。
不知如何,湯唯近日被中港台傳媒鋪天蓋地的打成「票房毒藥」──很不幸,戴了這頂帽子,翻身吃力。傳媒總是一沈百踩,只因湯唯連仆數片,《黃金時代》、《命中注定》、《三城記》、《華麗上班族》,當中好像還有部大製作的西片,但一點也記不起。《捉妖記》收廿幾億(後期公司為「破紀錄」做了點手腳,被踢爆,不贅),而湯只是客串,不便歸功。
內地毒舌:「湯演戲三大法寶:發呆、嘆氣、頭亂搖」,但還是覺得她有點書卷氣,「書卷氣」這東西不賣錢也不值錢,但大家瞅瞅強國「紅星、毯星、國際×」之類,有哪位像看過點書的?演技見仁見智,知名度亦視際遇,但氣質這回事,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當年只是電視劇小花的湯,拍《色,戒》抓緊良機豁出去,交托給李安導演,一脫成名卻遭內地不公平封殺,後得支援到英國「遊學」過冷河,一步步走來不容易,要成為「毒藥」也得片約密集成全之──可見有些演員一生只演一部代表作。
有,總比沒有好。是否遇到出彩角色可翻身?已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