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辦公室=cafe 上班=歸家

【專題籽】辦公室=cafe 上班=歸家

【專題籽:胚芽故事】
不少年輕人羨慕「Google style」的辦公室,但着重娛樂設施多於格調的Google style也許過時了,香港越來越多公司願意豪裝辦公室成五星級的家。建築設計公司Bean Buro創辦人之一的Kenny說:「香港的年輕人,放工後要回到蝸居,辦公室設計要模糊家與辦公室的界限,要讓他們有置身家的感覺,才能提升創意和工作效率。」如何平衡play and work?原來一隻玻璃窗、一張枱、一張凳、一個牆角,都暗藏設計師與老闆的「心計」。

新成立的媒體公司VS Media開放日當晚,我以為工廈新開張了一間pub。進內是一條長長的走廊,兩旁塗鴉牆貼滿螢光紙條,關上燈,五光十色,辦公室播放着rock歌,來參加派對的廣告商、網絡YouTuber拿着酒杯,不自覺地自high。閒常上班的日子,員工們經過這條走廊進辦公室,也像走在時裝周的天橋上,上班心情難免飄飄然,經理Jenny說:「這裏也可是拍攝場景之一。」
VS Media看準網片商機,聯合一眾本地當紅網絡創作人,將辦公室設計成不同場景以供拍攝及製片之用,就像一個小型片場,有高床軟枕的睡房、時尚的客廳、型格的酒吧、設計新穎的廚房、樂器齊全的band房等,這些場景意外地組合成年輕人夢寐以求的Google style辦公室,Jenny:「公司有個『VS大家庭』的概念,無論是我們的網絡YouTuber或其他員工,都是這個家的一分子。」這些睡房和客廳,正好有家的感覺,「某天早上回來,驚訝有同事還在場景睡房裏呼呼大睡。」Jenny:「而且,我完全沒有想過一群同事不謀而合地組成一隊full band。」所以,這裏時常可以聽到《海闊天空》現場版。工廈地方寬敞,下午四時,一群男同事踏着新興的雙輪式風火輪,像科幻電影中的機械特務般,一排地滾出來,將辦公室變成溜冰場一樣,就連Jenny都有份玩,「公司鼓勵員工多玩樂,要玩才有創意。」

Leo Burnett為加強員工和部門之間的交流,公司特設cafe,讓員工好好工作和休憩。

建築設計公司Bean Buro兩年前成立,由兩位創辦人Lorène(左)及Kenny(右)主理。

廣告公司Leo Burnett

會議室設計成類似船艙的模樣,圓滑的牆角營造和諧氣氛。

露台設十米長吧台,讓員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角落,公餘時間也可在這裏燒烤。

土地問題 辦公室彌補家居感

地方寬敞,員工心情自然爽。然而,在梁振英經常提醒下,香港人深明不但老人院虐老,即使員工工作態度、工時、與同事關係,一切都可以歸咎於「土地問題」。建築設計公司Bean Buro從英國回流香港,創辦人Kenny說:「年輕人的居住環境越來越狹窄,辛勞一天,晚上卻要回到蝸居,所以辦公室設計要模糊家與公司的界限,令他們上班時也像置身家中。」他和拍檔Lorène認為「土地問題」是設計辦公室的最大挑戰,以Bean Buro自己的工作室為例,一眼望透,連一張梳化也放不下,如何營造五星級的家?Lorène:「我們沒有任何房間,中間一張大桌子就是開會構思的空間。我們不以牆來分隔,用兩盞大大的吊燈加柔和燈光,在視覺上形成自成一角的舒適空間,凳和燈採用絨布物料,亦有助讓人放鬆。」
通宵日子很可怕,記者同事們籌錢淘了一張摺床,對比人家的特大梳化床,為何別人像個家,我們卻像露宿呢?Lorène:「要配合整體設計氣氛,當員工享受工作環境時,自然會生出歸屬感,爭相拍照上載到instagram或facebook分享。」

多功能組合桌 方便做瑜伽拉筋

科技廣告公司Cheil的辦公室,是Bean Buro首個在香港設計的辦公室項目。Cheil老闆Aaron希望辦公室有家的感覺,所以辦公室有「客廳」,進去,幾幅藝術品先映入眼簾,再來是新式火爐、摩登座地大燈,旁邊有幾張特大梳化,「這『客廳』既是reception,迎接客人,亦可讓同事隨意開會,我們更會在這裏開大食會。」Cheil員工Catrina說:「當我入到新辦公室,靚到嘩一聲,其他朋友都很羡慕我。」硬件是死,更重要是,要營造輕鬆、自由、家的辦公室文化,老闆沒可能張貼字條,死硬地列明play and work原則,而是靠設計師巧妙地將這些「原則」、「文化」藏在細節中,神不知鬼不覺。
Cheil資金有限,只選購了一張Bean Buro設計的Bean Table,卻認為是必須的。Lorène:「這張像砌圖般的不規則組合桌子,能營造輕鬆氣氛,對比傳統會議室那種「哈利波特式」長桌,行政總裁坐在最前方,大家只會顯得拘謹,還如何談創意?Cheil員工上瑜伽課,更利用這張桌子幫助拉筋,這正正是桌子鼓勵多元性運用、發揮創意的最佳證明。」另一Cheil員工蕭浩然:「上級不再坐最前方,同事們各有喜好位置,某些同事愛坐在凹下去的位置,有些同事愛坐在突出來的位置,感覺無分彼此。」Cheil舊辦公室是cubicle形式,每個座位都有牆分隔開,各部門位於不同辦公室,現在新辦公室有三層,採開放式設計。Catrina說:「還記得剛入職時,在舊辦公室被分配到一個角落,座位被牆板分隔,難以結識新同事;新辦公室變化很大,與同事易溝通,能認識跨部門同事,不用打內線,大喊就可以,氣氛很不同。」

媒體公司VS Media

甫進VS Media,先經過一條螢光的塗鴉走廊,非常夢幻。

VS Media辦公室設置家居場景,既為加盟的YouTuber提供拍攝場景,亦營造到家居氣氛。

工廈地方寬敞,一群員工最近愛以雙輪風火輪代步,玩到癲。

本為YouTuber而設的band房,經理Jenny:「沒想到同事們也組了一隊樂隊,返工之餘又夾band。我們鼓勵員工多玩樂,才能激發創意。」

高凳沒靠背 暗示開會要爽快

Bean Buro為廣告公司Leo Burnett設計的辦公室,會議室像一個船艙,有圓滑牆角,暗地裏營造一種和諧圓滑氣氛;透明的窗,讓員工感覺公司沒有秘密,同時當看到其他同事在會議室勤力工作時,自己亦不會愉懶;某些會議室設了高桌椅,除了讓人體驗一種像坐吧枱的輕鬆感覺外,高凳沒有椅背,暗示會議不能過長,暗地裏催逼員工不要死纏爛打瞎兜圈,會議應該有效率地盡快結束。
對於創意公司,同事和部門之間的交流很重要。現在人人都隨時隨地用手機或手提電腦工作,Kenny認為工作空間要夠靈活,讓員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落,「當Leo Burnett向提出要設計一間cafe時,我們感到驚訝,我們還在露台設計了一張十米長吧台,在公司不同角落裏設計隱閉卡座,可以吃飯、開派對、商討工作,從而鼓勵同事多溝通。」這種靈活的空間運用,比傳統cubicle形式更能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廣告公司Cheil

Cheil的「客廳」,既是reception亦是員工「度橋」的地方,靈活運用。

窗邊有高低起伏的松木組件,高出來的位置作高桌,凹下去的位置變身梳化和儲物櫃,「視覺上令各部門緊密連接,創造更多休憩和工作空間。」

Bean Table是張多功能組合桌。Lorène:「員工看到創意設計時,也自然提高他們的創意,不像傳統會議室中的長桌,讓人緊張和拘謹。」

工作環境有家居感覺,既可工作又可玩樂,無形間令同事們更團結,同事將照片貼上牆。

Bean Buro為Cheil設計一個像茶記卡座的空間,既可讓同事開會,又可用膳。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永威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