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秋風起特別燥 潤肺三寶止咳

【科健籽】秋風起特別燥 潤肺三寶止咳

【科健籽:食養東西】
十月了,雖然中午還是熱辣辣,令人流汗不止,不過早晚,偶爾也有幾陣涼風,送來一陣爽利。悄悄入秋,身邊聽到最多的,不是去哪裏行山燒烤,而是「咳……咳……」好像無伴奏音樂一樣在耳邊迴響,到底為甚麼秋天特別多人咳不停?

說到咳,記者當然不是專家,所以我就攀山涉水,由公司去到調景嶺地鐵站,再坐港鐵找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譚莉英,問個究竟。「咳嗽在秋天特別多,因為秋天乾燥肺部易受影響。肺部管理我們的呼吸系統,所以如果肺的臟腑功能不是太好,秋天就特別容易出事。」譚博士說,秋天乾燥,秋燥對肺的影響特別大,所以人就容易咳嗽和傷風感冒。說到這裏,記者又有疑問,秋天易咳,聽說有分陰咳陽咳前咳後咳,到底咳嗽分幾多種?

日咳夜咳,先要分辨是寒咳、燥咳抑或熱咳,才可對症下藥。

咳分三類 寒咳燥咳熱咳

原來咳嗽分三大類,寒咳、燥咳、熱咳。寒咳的人,通常喉嚨會很痕癢,常於晚上出現,有時甚至會咳上一百日,所以又叫百日咳。燥咳在最近就特別多見,因為秋燥傷肺,所以乾燥天氣特別容易令人感到喉乾,上呼吸道鼻孔很乾,特別容易咳,一咳就咳不停。熱咳就容易感到喉嚨痛,未必會覺得很乾,通常在夏天發生。要分清楚這三種咳嗽,記住寒咳通常喉嚨痕, 燥咳就會喉嚨乾,熱咳就會喉嚨痛。
早咳就熱咳晚咳就寒咳,這是媽媽傳授給我的硬道理,到底又對不對呢?「古時中國人崇尚自然,寒咳、燥咳、熱咳曾經有非常明顯的時候分野。」譚博士講起舊時來,寒咳通常晚上發生,燥咳經常發生在太陽下山時,陰虛生外熱引致,熱咳就通常在早上發生。不過來到現代,這套理論已經不合時宜,因為世界上出現了冷氣,都市人大部份時間都留在冷氣房裏,日又寒夜又寒,所以寒咳廿四小時都可能出現。同樣道理,又因為萬惡的冷氣,令到室內的濕度偏低,經常都處於乾燥環境,因此燥咳也是經常發生。現在再以時間來區分咳嗽的種類,就未免太不與時並進了。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
譚莉英

預防治療 薑百合薄荷葉

說完幾種咳嗽的分別,當然會告訴你預防治療之法。對付寒咳,一字記之曰,薑!一塊薑,連皮洗乾淨,逢皮利水,可以把寒濕清走,利水消腫化濕,所以皮一定不可以削掉。把薑拍碎, 放入水中煲滾,再收細火煲20分鐘,飲完後微微出一身汗,效果顯著。對付燥咳,用鮮百合, 放入水中煲滾, 再收細火煲15分鐘,鮮百合微溶,再下冰糖,這個百合冰糖甜茶,夠潤肺。對付熱咳,準備乾薄荷葉,用300毫升水泡茶,一日飲兩次,就可以改善熱咳!各位咳到甩肺的朋友,立即試試 ,不用擔心要「買瑞士山區肺」了!

【薑】 煲水治寒咳

【百合】 煲甜茶治燥咳

【薄荷葉】 泡茶治熱咳

記者:李 聰
攝影:徐振國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