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指慢性自發性風疹不易斷症,有病人曾被誤診為濕疹,使用類固醇治療多年但病情依然反覆,更令皮膚變薄及出現皺紋。52歲的周太是一名家庭主婦,全身出現痕癢達13年,病情反覆,嚴重時痕癢至徹夜難眠,需到急症室注射類固醇「急救」,更曾因全身及面部腫脹要留醫3天。
周太曾被誤診為濕疹,外塗類固醇藥多年令皮膚變薄、萎縮及出現皺紋。其後驗血檢查確診為慢性自發性風疹,獲處方4種抗組織胺口服藥,藥量更達4倍份量,病情才得以控制。現時她在抵抗力較差時才需再服口服類固醇。
另一名30歲女病人婚後3個月開始出現風疹,每日下午開始感痕癢,估計與工作壓力有關,被診斷為慢性自發性風疹。她每日需定時服用抗組織胺,惟因她欲懷孕,遂轉用新藥針劑「奧馬珠單抗」,接受首針後一周痕癢已減輕,約6個月後可停用針劑,停藥3個月後可計劃懷孕。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