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誠信可簡則簡(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警方誠信可簡則簡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上月初,香港警務處不露聲色,大肆刪改其網頁所載一九六七年暴動史。「暴徒揮舞毛語錄」、「暴徒在左派學校製造炸彈,然後放置街上,更成立鬥爭委員會」等記錄,一律刪除;開槍射殺香港警察的「共產黨民兵」,則改為「內地槍手」,使整場中共發起的暴動,看來和中共了無關係。刪改事發之後,警務處長盧偉聰信誓旦旦說:「我們只求記錄精簡,絕無政治目的。」
中共修史的原則,向來有如盧偉聰所言,否則一九四三年開羅會議上的蔣介石,今天怎會給精簡成為毛澤東。香港警察的頭銜,由「英國皇家」變成「中國共黨」,於今十有八年,漸也順也,久也習也,其網頁所載,處長所言,警員所為,自然都體現中共式誠信。
舊中國政治家,向來以「信實」為第一要務,史官也求信求實,所以二千年前,已有「春秋信史」的說法。《唐會要》卷六十四載:唐至德年間,于休烈負責修國史,肅宗皇帝叮囑說:「良史者,君舉必書(國君一言一行都要記錄)。朕有過,卿宜書之。」于休烈回答:「臣聞,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然。有德之君,不忘書過,臣不勝慶。」我國二十四史,大致都能不虛美,不隱惡,憑的就是一個「信」字。
舊中國君臣論政,也不必諱言前朝闕失。宋元祐年間,監察御史董敦逸、黃慶基上奏,彈劾大臣蘇軾,說他借前朝西征失利事,「制誥中指斥先帝」。宰相呂大防馬上為蘇軾執言:「(先帝)事或失當,隨時救改,蓋事理當然爾。」太皇太后也說:「先帝追悔(西征)往事,至於泣下。」蘇軾因此未有獲罪,董敦逸、黃慶基反遭貶謫。當年神宗對西夏用兵,「寧武之役,塗炭百萬」,宋朝主政者並不「精簡」其事,《宋史》也不「精簡」其事(《宋史》卷二四二、三五五)。
現在,中共領袖卻永遠不會犯錯,於是香港共家警察,事事都得為中共精簡,一九六七年暴動之事如此,今天為選舉種票買票等事也如此。不過兩個月前,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發表報告,說市民不信任警方者,比率是歷來最高,幾達百分之三十二。而最近兩個月,警方怎樣立信,可以見於法庭。
八月三日,雨傘運動之中被告「襲警」的張德全,獲判無罪釋放,裁判官陳炳宙歎息說:「警員針對被告的供詞,使人覺得是揑造事實。」
九月一日,雨傘運動之中同樣被告「襲警」的彭啟榛,也獲判無罪釋放。裁判官看過辯方呈上的錄影片段,也不能不歎息:「警員金貴強自稱目睹襲警經過,完全不可信。」
九月十八日,警長邱敬文在法庭之上,一見辯方律師出示的警民衝突錄影,隨即更改口供,檢控官還說那叫做「誠實」。
香港共家警察的信譽,就是這樣在刪改口供、揑造事實、精簡歷史等等之中,逐步建立起來。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