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有被母體吸收風險

胎兒有被母體吸收風險

【專家之言】
海洋公園專家指,大熊貓寶寶或面對被母體吸收、出現死胎或出生後死亡等不同問題,雖然有專家24小時監察,並定時進行超聲波檢驗,但胎兒被母體吸收的現象及原因,至今科學家仍未清楚成因。

10歲不算高齡生產

海洋公園獸醫李富康指,盈盈現年10歲,不算高齡產婦,按紀錄年紀最小大熊貓媽媽是3.5歲,最大則是23、24歲,故盈盈產後亦有機會再生產。李又指,由於大熊貓媽媽體重達100公斤,但剛出生的大熊貓寶寶體重可能僅50至70克,十分脆弱,故若寶寶由媽媽照顧,亦有一定風險,或出現媽媽弄傷寶寶的情況。
李富康稱最理想情況是由媽媽照顧寶寶,但若情況不許可,園方亦會將寶寶拿走作人工餵哺,待教曉母親如何照顧嬰兒才重新交由她照顧。園方又指,一旦盈盈誕下雙胞胎,其中一隻必須由人工餵哺,否則母親照顧不了亦會增加死亡風險。李補充,雖然現時從超聲波照片中未發現盈盈肚內屬雙胞胎,但以往亦有出現超聲波照不出雙胞胎、最終卻誕下雙胞胎的情況。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