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懂得憤怒(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我們要懂得憤怒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我原本已經差不多寫好、準備交稿的是雨傘運動一周年和理非非文章。令我改變主意的,不只是星期二晚港大校委會否決了陳文敏的副校任命,而是各校委會成員不委任他的所謂「理由」。他們既抹黑陳文敏的學術成就及操守(最諷刺的是,幾位國際頂尖學者視陳文敏為寶,但有校委會成員就以Google Scholar來定斷陳文敏為「草」),連沒有問候一個校委會成員都可以成為理據。
面對着這種既無賴又無恥,我們應該怎樣回應?我們應否視這件事為又一次被當權派的強權、人脈、資源壓倒,所以只好認命?在這個氣餒的時刻,我想起兩個對我思維影響深遠的故事,一個來自澳洲、一個來自香港。
先說澳洲。在澳式足球的聯賽內有一隊名為Essendon的球隊。它歷史悠久,曾經風光一時,但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多年浮沉在榜尾。直到1983年,他們終於打入聯賽總決賽,但敗給對手。在那夜的Essendon球會賽後晚會,最初氣氛良好,因為大家覺得以球會的實力能夠打入總決賽已經是很了不起。但到領隊上台致辭時,氣氛就一百八十度轉變。他憤怒地向球員及球會高層說:「我不希望你們享受今晚!如果你們今晚不感受到痛,你們永遠都不會拿到聯賽冠軍!我們今日的慘敗,是我人生最失望的一天!」這番說話在球員心內留下深刻印象,激發他們發憤圖強,最終在1984及1985年連續兩年贏得聯賽冠軍。
至於來自香港的故事,來自電影《賭俠》。故事提到,飾演賭神徒弟的劉德華及飾演想向賭神拜師而有特異功能的周星馳被飾演假冒賭神徒弟的單立文陷害,使他們輸清光,回到家時極度沮喪、「爛身爛世」。那時他倆遇到一位來自科威特的鄰居。這位鄰居見到劉德華和周星馳及聽到他們的慨嘆,就大罵他們沒有用,然後說他自己的國家被伊拉克的薩達姆侵略他都沒有害怕,還會立刻就去科威特與薩達姆「死過」。劉德華與周星馳聽完這番說話後恍然大悟,振作起來,再去與單立文決戰,最終徹底破壞單立文的奸計。

放棄即造就惡人橫行無忌

這兩個故事看來沒有任何關係,但其實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當大家失敗在一個惡對手身上時,我們不應該就此低頭,對自己說無論做甚麼都是沒有用的。我們要懂得感到憤怒。我們要懂得記住失敗這種感受。我們要懂得不放棄、屢敗屢戰,直到勝利為止,而且在挫敗之中都要確保惡對手不好過。在港大副校長任命事件上,某些校委會成員的歪理雖然展示他們以為自己有超然的優勢,但如果我們放棄,讓事件草草了事,我們就間接造就這股惡勢力的橫行無忌,確認他們其實不應該有的超然地位。
港大校委會的無理決定及傲慢而令人費解的所謂理據簡直就是「撩交打」。他們既然要向香港核心價值開戰,我們每一位港大校友、每一位香港人都惟有奉陪。從這幾天的自我反思及與身邊的人士討論,我可以堅定地說:我願意奉陪、法政匯思成員願意奉陪、各民主陣營專業團體成員都願意奉陪。港大校友、香港市民,你們會否一起去奉陪?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