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試過行行吓頭暈,或者受到耳鳴的困擾,甚至同時出現作嘔肚瀉的情況?其實這些都是耳水不平衡的病徵。隨着年紀上升,患有此疾病的機會率亦會上升;可惜醫學界到目前為止還未找到真正成因。家庭醫生鄭志文說最普遍的說法就是懷疑是過濾性病毒感染,影響腦部內由神經線組成的平衡器官,結搆是由三個不同方向的環組成,內裏有些液體,我們稱之為耳水,當有病變影響的時候,就會令神經線過份敏感,造成耳水不平衡的情況;當我們稍郁動,就會更加擴大神經線的訊號,造成目眩的狀況。
而坊間也有一個說法,就是耳水不平衡有可能是由三小環內的耳石脫落所引起,繼而讓患者頭昏眼花;於是曾經流行一個簡單自救方法,就是嘗試把頭部向患處反方向搖,令耳石回復正常位置。鄭志文醫生不完全否定這個方法的效能,但認為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一個人處理的話更加有風險,建議遇到耳水不平衡的情況,先要保持鎮定,然後坐定定,避免整個人躺下令病情加劇,通常坐下約二至五分鐘,頭暈的情況便會好快過去;醫生更建議如果要用反方向搖頭這個方法的話,應直接找醫生幫助,老人家及長期病患者尤其不建議使用這個方法。
記者:胡靜雯
攝影:梁志永、鄧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