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風疹令皮膚痕癢難擋,患者無法停止抓癢,甚至要用酒精或敷冰減低癢感。皮膚科專科醫生指,風疹常與濕疹混淆,但其實更為常見,約有六分一人曾出現風疹,佔九成半屬急性。雖然風疹出現時間較短,疹塊在數小時內或可消散,但慢性自發性風疹則會經常發作,病情反覆且成因不明,較難斷症及治療,現時有新藥可減輕症狀。
記者:伍雅謙
俗稱風赧的風疹又稱蕁麻疹,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指,風疹患者以女性較多,常見於20至40歲女性,患者會皮膚痕癢及出現腫脹疹塊,並可能有血管性水腫,疹塊出現的數目、大小及形狀每次不同,觸感灼熱而且非常痕癢,甚至會令人無法入睡。
常與濕疹混淆
因人體皮下細胞在晚間較活躍,會增加較多組織胺,而控制風疹的皮質醇晚上會減少,故此症大多在晚上出現,但症狀短暫,一般在數小時或24小時內消散。惟若在氣管位置出現血管性水腫則有機會影響呼吸,危及性命。
他指風疹常與濕疹混淆,而大部份風疹屬急性,但慢性風疹症狀會每天或經常出現,情況可持續6周以上,並分為誘發性及自發性。誘發性風疹只要阻截致敏源頭如過敏食物、溫度、汗水或壓力便能控制病情,但自發性風疹只有部份與自身免疫力下降或受感染有關,大部份成因不明,以往主要依靠抗組織胺藥控制病症。雖然近年國際醫學界推出新指引,將抗組織胺建議劑量提高4倍,但仍有三分一患者未能改善症狀。
專門治療哮喘藥的針劑「奧馬珠單抗」最近被發現也能醫治風疹。何說,身體出現過敏反應是因體內免疫球蛋白E(IgE)與肥大細胞結合,奧馬珠單抗能減低IgE,阻止兩者結合,雖仍無法根治風疹,但療效較傳統抗組織胺為高,副作用也甚少。
患者只需要每月打針一次,連續打6個月療程,不少病人接受首針後,痕癢情況隨即減少,風疹亦慢慢減退,使用抗組織胺的藥量也可降低,但此藥費用較高,每針約需一萬元。
他又提醒,因風疹痕癢非常,臨床發現有不少患者會塗抹酒精或冰敷皮膚來紓緩痕癢,雖然酒精、沖冷水浴及敷冰均能降低皮膚溫度,有減癢作用,但效果短暫,而酒精更會刺激皮膚,並不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