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這個夏天,加盟了NBA的下游球隊 Charlotte Hornets,而且打的還是後備。
人生如果是一隻股票,林書豪可能快變成滙豐了。
但看過林書豪自家製的一系列短片,你會發覺他的內心真的很強大。
新鮮熱辣:他到新加盟的球會報到,他興高采烈要進入主場館,門口的「石Q姐姐」竟然攔住了他,以為他是白撞。
石Q不相信這個黃皮膚、黑眼珠、「只」有6呎4的身高(別忘記那兒是NBA)的年輕人,是一個職業籃球選手。
一個NBA球員想進入自己的NBA場館練習,竟然被人「無視」,仇視、甚至輕視,俾你都會大動肝火,或者心灰意冷淡出江湖……
林書豪選擇第三條路,把這個被攔截有趣經驗,主動在Twitter交代事件,「我向保安證明自己是NBA球員」。
內心如果脆弱不堪,被保安漠視,已經夠哭上三天三夜,更別說要自己挖瘡疤交代。換了是阿哥阿姐,肯定大發雷霆,「你唔識我?聽日唔駛返工啦。」
但林書豪作為一個亞裔,籃球路上本就充斥着各種的負評,這個保安阿姐似乎未能動搖他的心情。
他最近又拍了一條短片,題目是「如何融入NBA的文化」?他總結了幾條經驗,包括語言上要講人家的潮語俚語,即是要識講「等埋XX」。衣着上要入鄉隨俗,要肯蝕底付出。簡單一句,把自己融入對方的世界。
想起了最近「CHINA READY」的認證安排,聯合國發功,各地商戶都要適應中國文化,有網民表示「我們就是要他們改變來適應我們,而不是我們改變去適應他們的」。
或許林書豪的「如何融入NBA文化」已經有答案了,就是貼一張「CHINA READY」在身,NBA球員自動向你陪笑哈腰。不過這叫融合,還是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