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都要轉型小書店點生存?

誠品都要轉型
小書店點生存?

連鎖書店尚可轉型吸客,傳統書店卻只能於夾縫掙扎求存。銅鑼灣開益書店近年生意一落千丈兼面對加租壓力,日前於facebook發文預告隨時倒閉,幸仍有人珍惜這份書卷味,有讀者跑來買書支持,更有商場邀約加盟。日本伊紀國書店更直接向網路店挑機,幾乎買斷村上春樹新書《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抗衡競爭。

收銀櫃檯旁的飲品與精品,是銅鑼灣開益書店轉型的痕跡。5年前頂手書店的楊淑君表示,生意額由最高峰時每月達數十萬元,跌至現時僅十萬出頭,而租金自2012年已加逾四成,每月近七成收入需用作交租,「業主睇住隔離Salon個價去比,賣書賺得微點同佢比」。

記者訪問當日,半小時僅得5人進店。楊淑君坦承閱讀風氣轉差,自由行收緊後連買禁書的內地客都絕跡,半年前一度要兼賣零食幫補,卻被熟客斥「墮落」,「我夠知違背搞書店嘅理想,但你要生存就要諗辦法」。

一樓舖面租約明年屆滿,楊淑君引業主稱租金「無得減」,迫於無奈於facebook發死亡預告,意外帶來生機。她指有中環及尖沙嘴商場業主主動邀請加盟,希望保留懷舊小書店,「叫做仲有一條路,但為咗一班熟客最想都係留返喺度」。

從地下搬到二樓,再搬上三樓,主打台版書的樂文書店銅鑼灣店亦為生存而打拚。經理林芬直言即使開在三樓,租金仍佔成本達三成,「見到你有名氣仲收你貴啲,呢度租金貴過其他三樓舖」。

林璧芬指出,都市人寧願看手機都不願拿起書本,客人僅得過去四分之一,但大書店如誠品可利用資源轉型賣百貨,而小書店只能靠參加書展、學校展銷等,令更多人認識,同時推廣年輕人閱讀文化,「希望製造生存條件做落去」。

遠在日本書店為生存亦奇謀盡出。上月伊紀國書店買斷村上春樹新書《職業鈪し厦鈦小說家》九成初版作品,令網絡書店幾乎無貨可賣以抗衡競爭。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