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篩走4龍頭公司標價或升30億

倘篩走4龍頭公司
標價或升30億

【忌憚懲處】
房委會宣佈過去7個月的7個投標項目中取消涉及鉛水承建商的資格,但對於承建商是否要「停賽」禁止日後入標,研究懲處的投標小組就有分歧,部份成員擔心篩走4間份屬龍頭的承建商後,市場無力消化未來半年招標的建屋量,標價或上升20至30億;最終更可能影響公屋落成時間,令輪候市民受害。
被房委會初步懲處的中國建築、保華、瑞安和有利都是業內的龍頭企業,全部是上市公司,以中國建築規模最大,市值超過450億。4間承建商歷年承接大量公營房屋項目,房委會過去數年的傑出承建商獎項幾乎由這4間承建商囊括。

市場無力消化建屋量

鉛水承建商所佔的市場份額,令房委會忌憚施以懲處。房委會未來半年共有8份合共涉及約15,000個單位的合約要招標,金額高達120億元;投標小組成員郭榮鏗透露,小組在會上曾估算,如罰4間龍頭停賽,其他承建商隨時「坐地起價」,房委會或須多付20至30億公帑。
消息指,市場雖仍有新昌、金門等具實力的承建商,但金門本身已被高鐵工程佔用不少資源,市場未必能消化未來半年的公屋建屋量。
此外,被罰的承建商如前後一年不能投標,又要負擔換喉開支,有小組成員擔心會出現裁員潮;有成員初步估計,單是有利建築就須以兩億元為涉事屋邨換喉。
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就指鉛水事件後房委會將提高標書的要求,加入抽驗食水重金屬含量等條件,如篩走富競爭力承建商,標價勢必上升;而標書條款收緊亦將令中型承建商趨保守,減低入標意欲。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