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用完即棄?陳文敏親述與內地一段情...

【壹錘】用完即棄?
陳文敏親述與內地一段情...

港大校長馬斐森早前接受外媒訪問,提及不排除北京在背後施壓,阻止陳文敏出任港大副校長。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昨日接受壹錘訪問,表明過去十多年不斷貢獻祖國,「唔知自己做咗D乜嘢,令北京會接受唔到。」

一) 學術交流
陳文敏回歸前已經到內地講學,九十年代已經與內地法律院校聯絡,舉辦研討會和學術會議,更會引進外國著名大學到中國,擴闊內地在法律方面的國際視野。

二) 培訓學生
多年以前,陳文敏已經與內地大學合辦交換生計劃。他指香港的法律學生不大願意到內地交流,主要是內地學生來香港佔多數,所以港大多年來負擔了不少金錢。

三) 培訓官員
陳文敏現時在內地舉辦普通法訓練課程,多年來訓練了幾百位內地官員和法官。

現時的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已有超過100名法官接受港大法律訓練。

在陳文敏當法律學院院長的12年中,與內地有最多交流活動。他在政改議題上不支持公民提名,更致力於不同方案中間落墨,不清楚為何自己是北京不能接納的人選。

被問及港大校委會拒絕任命是否佔中後遺症,陳文敏表示強行將他與佔中扯上關係是「莫須有」。他表明在佔中發生前,他已卸任港大法律學院院長一職,並離開香港到美國任教,佔中期間都在美國和英國。

被問到香港首富李嘉誠接連受官媒批評的感受,陳文敏認為自己與李嘉誠的遭遇相似,感同身受。陳文敏指,李嘉誠是當年最早到內地投資的其中一個商人,亦在內地的教育事業投放了不少資金。官媒突然間有如「打落水狗」般批評李嘉誠,就像完全抹殺李嘉誠過往對內地的貢獻。陳文敏認為,港大校委好像突然抹殺自己過往三十年在大學的工作,突然成為他們針對的目標,感到非常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