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煙花】填海夢 「維港土地」放煙花

【十‧一煙花】填海夢 「維港土地」放煙花

經過南丫海難及雨傘運動,停辦兩年的十‧一煙花匯演今年復辦,如果要現場欣賞煙花,灣仔及尖沙嘴是兩大熱點,原因是發放煙花的躉船,就是停在灣仔會展對出海面。
回到香港開埠初期,假如那時在相同的地方設躉船放煙花,我們也不能近距離欣賞到煙花,因為當年還沒有在維港進行任何填海。1841年,灣仔與尖沙嘴兩岸距離有2,460米;現在,兩岸距離收窄至930米。
1997年,是香港重要的一年,除了主權變更,還通過《保護海港條例》。可是,條例並不是海岸線的護身符,十多年來,維港兩岸距離仍然越拉越近。1998年,政府公佈《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圖則,城規會收到70份有效的反對意見,其後保護海港協會提出司法覆核反對大規模填海,至2004年高等法院判決保護海港協會敗訴。現在,中環新地標──香港摩天輪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就是第三期中區填海工程所填出來。
香港地少人多,填平維港真可解決土地問題?屆時,曾經令香港引以為傲的維港,永遠只可藏在記憶中。至於煙花匯演,大有可能改在「維港土地」上的建築物發放。

記者:黃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