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父親早逝,阿思成長期缺乏父愛,自幼渴望有一個幸福家庭,前年她嫁作人婦,可是去年農曆年廿九家園失火,現時懷有第二胎的她獲派公屋單位迎接新生命來臨。曾經患思覺失調的她現已康復,即將再為人母,她感激母親當年兼父職,獨力孭起頭家養育之恩。
記者:劉秀蘭
「見佢企返起番身,已經好開心!」這是阿思母親的心聲。26歲的阿思初中起患思覺失調,家人以為是撞邪,病情最嚴重時曾在家持刀指嚇母親,搗亂家中雜物,甚至擲物落街,最後警察登門將她送院檢查才揭發患有思覺失調,接受治療。過去11年,她一直與此病搏鬥。
阿思有一兄及一名孿生弟弟,童年時跟父母兄弟住在深水埗一個不足一百呎的閣樓,她說至今還記得當年彎身穿校服的情景。她11歲時,做戲院帶位員的父親意外跌傷,腦有硬塊壓住神經線癱瘓,留醫一個多月逝世,靠母親做清潔工獨力養家。
讀至中三停學,但她已進出醫院多次接受治療。母親趁上班前和下班空檔,每日兩次去醫院探望,辛苦難喻。近五、六年,阿思病情受控,每當情況好轉她會找工作,做過收銀員、侍應、店務員、酒樓傳菜、洗碗等,希望幫輕母親。可惜受藥物影響致精神欠佳,每份工也做不長。但在母親眼裏,女兒每次都能重新站起來,已感高興。
父親早逝,對阿思是個打擊,她一直渴望有個完整家庭,直至前年經親友介紹,認識在內地做裝修的丈夫。同年二人在港結婚,租住元朗洪水橋和平新村一間劏房,丈夫定期來港探望。
可惜入住不到半年,去年年廿九和平新村發生大火,一列村屋焚毀,阿思居所也被波及,家中電器付諸一炬。火警中她無受傷,其後獲安排入住中轉屋,當時她剛懷孕,一度停服精神科藥物,但不久疑因停藥病發,其後長子出生。今年初,阿思再度懷孕,第二胎亦是兒子,預產期11月。
母親當年獨力養大阿思三兄妹,阿思一直感激母親,為搵奶粉錢,阿思懷第二胎後一直工作,直至兩個月前才停工安胎,近日她接獲喜訊,因為獲房署安排入住公屋。現時長子交家翁和家姑照料,她則與母親同住,方便照顧,準備迎接次子出生的大日子。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阿思」的需要後,正籌募善款協助她搬遷新居及購買新居家電,盼善心人協助她一家在新居重過新生活。
「阿思」暖流編號:C3996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