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場沉淪 嘉能可告急全球資源股急瀉

商品市場沉淪 嘉能可告急
全球資源股急瀉

【本報綜合報道】商品界巨無霸嘉能可(805)近日股價急瀉,惹來爆煲疑雲,繼周一在英國一度急挫逾三成後,昨日在港股復市後亦曾跌逾三成。事件觸發全球商品股急插,分析指商品市場正處於超級熊市周期,前景仍然暗淡。面對中國需求減弱,低息借貸環境即將終結,彭博商品期貨指數已由2011年的高位回落50%,早前更創出14年低位。

標普500指數今年表現最差的10間公司中,有8間都從事大宗商品相關業務。以商品交易為主的企業正出現大轉變,美國最大鋁生產商美國鋁業已表示將拆分成兩家公司;荷蘭蜆殼公司宣佈將放棄在美國北冰洋水域的鑽探活動。而最大的危機更來自行業巨頭嘉能可股價狂跌逾三成。
其他商品股亦無運行,必和必拓年初至今已跌26%;力拓更累跌三成;與嘉能可一樣依賴高槓桿營運的礦商Anglo American更累跌53%。
休斯頓大學能源經濟學教授Ed Hirs指,現時中國經濟減速,以及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令市場的恐慌情緒升溫,所有大宗商品需求增速放緩。

商品處「超級熊市周期」

研究機構Ned Davis早前撰寫研究報告指,大宗商品目前可能處在長達20年的「超級熊市周期」的第四年。撰寫報告的LaForge周一表示,他們是分析了數個世紀的商品大冧市行情,發現這些走勢主要受到市場能量等因素的推動,根本不是基本面出現問題。
不過,LaForge亦指,大多數損害其實是發生在周期的前6年,意味壞事幾乎已盡出。他續指,商品行業將有很多企業倒閉或關門,最終會導致供應減少。
至於事件主角嘉能可,雖然其股價昨日在倫敦反彈約兩成。但該公司在2013年斥資290億美元全購Xstrata時,如意算盤是即使產品價格較低時,其貿易業務也能賺錢,可以補貼礦產業務。但投資者擔憂嘉能可高債務水平,目前信貸評級僅比垃圾級高兩級,若被降級將無法獲得關鍵資本。一旦爆煲,可能會危及向其借貸的金融業,從而令危機波及全球。

中石化大跌7.3%

在嘉能可拖累下,港上市資源股昨全線急瀉,同業哈薩克礦業(847)大幅下挫37%,較嘉能可跌幅更誇張,五礦資源(1208)亦瀉8%;另外石油、煤炭、金礦及銅鐵業跟跌,中海油(883)跌7.7%,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亦分別跌6.5%及7.3%,前兩者創逾6年低位,後者則為逾5年低。中煤(1898)及兗煤(1171)跌逾6%,重鋼(1053)及鞍鋼(347)則大跌約半成,影響市場氣氛。另外,全資持有商品交易所(LME)的港交所(388)昨亦跌逾2%。
霸菱資產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表示,雖然商品已跌價多時,資源股早前弱勢所反映的是企業賺蝕憂慮,惟嘉能可的情況凸顯企業目前連生存亦成問題,因此觸發新一輪跌浪。他指旗下基金持有資源板塊比例低,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