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2年的香港特首選舉,李嘉誠力撐唐英年至最後一刻,更指投票予唐是為香港人好,但最後由梁振英跑出。投資眼光一向獨到的李家,則在中國經濟仍有高增長時,加快變賣中港兩地資產,並加大海外投資,成功於去年底趕在中國經濟開始轉差前「脫身」。不過,亦有批評指李在乎個人資產增值,未能與國家共患難。
撐唐英年指對香港好
李嘉誠堅定支持唐英年當選,更稱「我嘅堅持係覺得對香港好,對國家好,我就會做」,令市場一直流傳李與梁振英關係一般。
雖然特首選舉後,李多次強調不會撤資,有新投資時亦會考慮香港,但亦意有所指,「若再增加香港嘅生意,會俾人鬧,將海外賺到嘅錢分畀股東,對股東最有利」,為未來變賣中港資產埋下伏線。
梁振英掌政後,長和系於香港買地大幅減少,至2012年11月起更未曾在港投得地皮,更積極將中港兩地的資產沽售,尤其是地產項目。例如2013年分別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以及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合共套現近120億元。
長江基建擁有的河南省107國道駐馬店路段,亦於同年以1.09億元出售。
除地產業務外,長和系連本地基建及零售業務都逐步放售。梁振英當選短短一年,即傳出李家有意出售百佳,雖然最後擱置,但重新整合至屈臣氏中,並於去年初將屈臣氏24.99%股權,售予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套現440億元。另外,2013年中長和系亦將港燈分拆上市,套現約400億元。
今年初長和系更進行世紀重組,李嘉誠由控股以中港地產業務為主的長實,變成直接控股以海外業務為主的長和。長和完成重組,即遇上內地股市大瀉及中國經濟轉差,不得不承認李嘉誠投資眼光非常獨到。
前日《人民日報》再發文指,去年至今李已於內地套現近900億元。至於長和股價昨日失守紅底股,收報98.6元。
■記者胡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