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我們的基因決定無法離開含蛋白質的食物,但過多的蛋白質卻是現代流行病的起因,譬如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腸漏症、腎病等等。腎臟要過濾進食的蛋白質,當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大量的氮素,這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當動物性蛋白攝入過多,脂肪和膽固醇必然爆棚,同時,當蛋白質過多,腎要不斷把蛋白質分解為氮,然後由尿排出體外,這一過程需要大量水分,從而加重了腎臟的負荷,若腎功能本來不好,則危害更大。過多的動物蛋白攝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攝入過多,加速骨骼中鈣質大量丟失,產生骨質疏鬆。有的人以為補充含鈣的奶粉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如果平時飲食中已經肉多菜少,或者本來就有消化蛋白質的問題,首先要為身體做的不是補,而是消化和排泄,沒有道理再補充動物蛋白質加重身體負擔。
成書於西元五世紀的我國最早的中藥炮製學專著《雷公炮炙論》中,就有關於木瓜功效的論述:「調營衛,助穀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論述: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活筋骨,降血壓。在歐洲,布緯博士主張在服用布緯食療前或任何正餐前,飲用天然木瓜素或酸椰菜汁去幫助消化,她還親自研發了有機木瓜和蘋果做成的木瓜素。她研發的這種木瓜素包括了木瓜的各部位,除了果肉還有皮和籽,不怕被胃酸(酸性)和小腸(鹼性)破壞,有效分解排出過量脂肪和蛋白質,也將蛋白質很快轉化為氨基酸使身體容易吸收。(未完)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