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瑞銀睇淡香港樓價,重申兩年內樓價跌25%至30%,該行中國及香港地產研究主管李智穎稱,隨着本港經濟轉差及失業率上升,樓價將會進入一個較長的調整期,最快明年首季開始見下跌趨勢,若果政府突然放鬆樓市調控,跌幅反而會更快。
指減辣或增跌幅
李智穎說,今次香港樓市調整,並非如過往般因突發事件而大幅下滑,反而是因經濟轉差,失業率可能上升,未來兩年將進入調整期。明年首季開始則會見明顯下跌趨勢,因零售及酒店業可能會裁員,而失業率會是樓價寒暑的一個重要指標。
她估計樓市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情況。同時,市場上的購買力會在調整後出現,並承托着樓價。
不過,若果政府修改樓價調控政策,或會加劇本港樓價跌幅,李智穎解釋,假設樓價下行趨勢確定後,政府開始「減辣」,使不少投資者沽售住宅,令二手樓供應突然增加,樓價下跌幅度可能更多。
不過,假如政府調整買家印花稅,對豪宅市場銷情或有益處,可望吸引新買家入場。
至於商舖方面,因應本地零售業轉差,街舖及商場租金亦有壓力。瑞銀早前的報告預計,商場店舖的租金,可能在2017底時,較目前下調25%。李智穎認為,街舖的租金下調幅度,有機會高於25%,主因是店舖的業主非擁有區內所有街舖,議價能力不及商場。
同時,她亦指出25%下調的幅度,主要針對一些以銷售高檔商品、受惠於內地自由行的商場,因現時港元匯率相對其他貨幣強,而同區不少國家亦放寬內地旅客入境,競爭加劇,令香港高檔商品市場吸引力下降。
至於本地銷售日常用品為主的商場,因應本地消費者對必需品需求未有減退,仍可支撐租金。
寫字樓市道則持續向好,李智穎預計租金有望升10%,主要是本港寫字樓供應較少,尤其是核心商業區內的甲級寫字樓,故租金水平可望保持穩定,不過,九龍東則因預期未來供應量較多,可能會受到較大衝擊。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