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油價低企令塑膠原料成本降低,卻打擊回收塑膠業生存空間。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稱,回收塑膠廢料製成的再造膠,過去一年價格大跌一半,回收商原平均每月會回收8至10噸膠廢料,但因收購價已低至「蝕做」,近半年已暫停向公眾回收廢塑膠。膠廢料結果被當成一般垃圾處理,環團憂加劇堆填區負荷。
當垃圾送堆填區
廢料回收商梁顯輝指,原本會以每公斤1元價錢向公眾回收塑膠廢料,再將廢膠轉售予再造膠製造商,每月可回收8至10噸膠廢料。但廢膠收購價跌至每噸300元,連運輸成本也無法彌補,已半年停收廢塑膠。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主席劉耀成說,再造膠出口價由去年每噸6,000多元,跌至現時3,000多元,而且廠商因成本考慮,都寧買新原料,以致本港膠廢料回收業近乎陷入停頓。
地球之友更發現,港鐵回收箱收集的膠廢料,因無人回收,被當垃圾直送堆填區。該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周月翔說,2013年全港塑膠棄置量達68萬噸,現時業界停收膠廢料,憂慮會加劇堆填區負荷。
政府新設的10億元回收基金下月開始接受各界申請,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主席劉耀成說,其中供回收商申請的15萬配對基金,只可用作添置設備,但未能對應問題,建議政府將配對基金改為資助業界回收膠廢料。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