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蘋果的滋味》導演︰壹傳媒是魔鏡

八方人物:
《蘋果的滋味》導演︰壹傳媒是魔鏡

由人見人憎的狗仔隊,到忽然成為捍衞整個島嶼新聞自由的橋頭堡,由香港到台灣,壹傳媒由報紙跳到手機,由文字變成動畫;不變的是令人又愛又恨的新聞、把公司當成愛人的員工,以及想法總是驚人的創辦人黎智英,台灣獨立電影導演李惠仁把這一切拍成紀錄片《蘋果的滋味》,兩個多小時的成品,紀錄壹傳媒在台灣的風風雨雨,還有被刪剪的黎智英中國夢。
電影最引人入勝的,通常是被剪掉的畫面,令李惠仁印象最深的,其實是以下一幕:「我曾經問過他說,你有沒有一個夢,想要透過傳媒去改變中國?」李說,黎回答得很妙,「他說沒那個命呀,現在不可能,那個可能會被砍頭呀。」

「黎智英說反共非商品」

李惠仁認為,由內地游泳來港的黎智英,對中國的未來始終有情意結,「他是個很矛盾的人,如果接受老共收編,他可以得到很多好處呀,不是嗎?電視執照可以拿到,在中國落地,賺好多錢,但現在虧得要死。」他問過黎智英反共算不算一個商品,「他說不是,反共不是商品。」
李惠仁也曾經是傳媒人,在台灣電視台當過記者,2008年開始獨立記者和紀錄片導演之路,作品《不能戳的秘密》揭露台灣爆發禽流感期間政府刻意隱瞞疫情的來龍去脈;2011年底,他籌備拍攝壹傳媒,初時純粹想解構這個被民眾罵得半死的機構怎樣選材、設定議題、炒作新聞和派遣狗仔隊,沒想到事情峯迴路轉,演變為《蘋果》賣給親中旺旺,還有台灣新聞自由的救亡戰。
李惠仁說,壹傳媒像是一塊魔鏡,把台灣所謂名門正派媒體的偽君子行為赤裸裸展現讀者眼前,雖然不停被罵羶色腥,卻同時爆出一個又一個震撼社會的調查報道,與台灣媒體充斥關說、置入式行銷相比,後者只是包裝好,才沒被罵,「羶色腥跟做假新聞的媒體,你要哪一個?」
他指港台兩地均無可避免受中共的無形之手影響,「台灣有惡鄰居,香港有惡婆婆,用經濟利益干預媒體。」對於台灣其他媒體的表現,他感到失望,「台灣自詡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居然不敢說真話,自我審查,我覺得是很荒謬。」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