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塔斯曼尼亞酒廠何其多,紅酒不用計,威士忌蒸餾廠也有10間,大潮流下,這兩種酒最好賣,還得到國際大奬。有人反行其道,竟然選擇做銷量不多的琴酒(Gin),你說這個釀酒新丁是盲頭烏蠅就算,偏偏是秒秒幾百萬上落的banker,放棄高薪厚職銀紙沙河,歸隱塔省,在山上開琴酒蒸餾廠,成為地球最南端釀酒廠。
在澳洲塔斯曼尼亞開車是一種樂趣,路旁樹木顏色多變,從首府荷伯特沿Frederick Henry Bay和 Norfolk Bay而行,不用一小時就到Tasman Peninsula,穿過歷史名勝亞瑟港(Port Arthur),比原定計劃快,但就摸門釘,世界最南端的釀酒廠William McHenry and Sons Distillery大門竟上了一條大鐵鏈。打電話給William,收音不清,難道他忘了我的探訪?
15分鐘後,William駕着貨車回來,車尾一個個藍色膠筒,原來他入了深山採紅莓。所以,想去世界最南端釀酒廠,必須預約,還要早幾日打電話問問他可有空。
William McHenry是悉尼人,做Banker,有錢就是任性,任性到覺得錢夠了,轉行釀酒。「我喜歡喝威士忌,但好多人做,難以發圍,最後決定做琴酒。」Banker做判斷,跟唔跟得過?釀酒,最重要水質。「找地首要條件附近有泉水,澳洲選擇不多。」萬中無一,找到塔省這塊地。泉源距離其廠不遠,開車兩分鐘再行兩分鐘,附近多馬騮。他打開加造的大鐵蓋,我喝了一口泉水,冰涼、清甜。
本是藥酒 用十二個木桶釀成
現在他還有「間唔中」釀威士忌,主要做琴酒。「澳洲人喜歡喝琴酒,大部份歐洲入口,貨貴質素差。」我對琴酒印象是味如火酒,「因為你未喝過古法釀製。」琴酒源於荷蘭,本是為預防十七世紀的傳染病而做的藥酒,把杜松子泡在酒精中再蒸餾,成為解熱劑。
古法釀製,就是用玉米、大麥及麥芽等,用95度或以上溫泉蒸餾而出酒,再加入杜松子、薑、肉桂、當歸、桔和檸檬皮,William就放了自己採的紅莓。「然後,用12個橡木桶,每桶放一半滿的酒,一個月後,從第一桶倒一半到第二桶來,一個月後,又把第二桶的一半倒一半入第三個桶,如此類推,一年後,得到的酒就是集12個桶而來。」正是當年歐洲人遠古做藥酒良方,把酒弄得更醇更滑喉,一股清香味從胃慢慢倒回口和鼻腔,使人覺得飲藥也不難受,與雜嘜牌子的大量生產「火酒」味道完全兩樣!
位於高崗上的釀酒廠,景色飽覽塔省半島,可在此嚐酒外,還可學釀琴酒,一人一個小小蒸餾器,把各種植物放入去,看着一滴滴蒸出來,望得出竅。
學釀酒
半日:$1,220起
全日:$2,090起
網址: http://www.bespoketasmania.com/gin-workshops-1
William McHenry and Sons Distillery
網址: http://mchenrydistillery.com.au/workshops/
記者、攝影:梁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