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喪夫陰霾為女兒重新站起

走出喪夫陰霾
為女兒重新站起

【本報訊】「爸爸去咗邊?我好掛住爸爸,點解我唔可以去搵爸爸?」燒焊工人郭浩賢,去年2月在落馬州一宗工業意外喪命,遺下年幼妻女。事隔一年半,他生前至愛的獨女「細細粒」,已於本月初入讀幼稚園幼兒班。惟稚女不知爸爸已死,還追問爸爸去哪兒,也不知道從此爸爸不會接她放學,爸爸也不會和她玩遊戲、說故事。擁着女兒,郭太說,這是自己走出陰霾的最大動力。

記者:余睿菁

女兒的問題很簡單,但已觸動郭太的傷處,郭浩賢跟妻子同齡,若在生現時已33歲,女兒的問題令她費盡心思去想答案,她說多數會答:「爸爸已經去咗一個遙遠嘅地方。」郭太說,細細粒對父親離世似懂非懂,但估計她感受到爸爸已不能再陪伴她,開始經常扭計,亦特別愛黏著媽媽。

郭浩賢生前與妻女,母親及妹妹同住,去年他意外身亡後,妻子帶細細粒回娘家方便照顧。對丈夫驟然離世,她終日以淚洗面,她指丈夫生前為家人生活,試過一星期開工7日,假日帶女兒逛街,或與家人飲茶。丈夫十分慳家,每月出糧,扣除上班車費,其餘全給她作家用。

丈夫去世後,她靠亡夫的恩恤金過活,全心全意照顧女兒。她說細細粒頗頑皮,愛攀椅子,令她非常緊張,擔心她跌傷。她每天都和女兒講故事、看圖書,丈夫去世後,女兒每當看爸爸遺照都會興奮大叫爸爸,又讚爸爸「靚仔」。她說,女兒其實是她最好的心靈治療師,女兒撒嬌一聲「最愛媽媽」,或輕輕一吻,已令她甜在心,她說現時兩母女互相支持,慢慢走出陰霾。

現時細細粒入讀幼稚園,郭太希望她愉快成長,不會給她太大壓力,但會履行對亡夫的承諾好好照顧女兒,並待女兒5歲時送去學鋼琴,「爸爸以前買咗玩具琴畀佢,見佢好鍾意,佢爸爸覺得佢可能有興趣,所以一直想佢試吓去學」。

近日,郭太又面對父親去世打擊,與母親極度傷痛,她會好好安慰母親,助她走出傷痛。她原本在美容工作,丈夫去世後專心照顧女兒,她說待母親心情平復,會將女兒交母親照顧,重投社會工作,自食其力養育女兒。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曾從「緊急援助專戶」及其善款撥款支付「郭浩賢遺屬」所需,以解其燃眉之急。「郭浩賢遺屬」很感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及善長對她的關顧及襄助,讓她的生活得以改善。她會繼續努力,使其女兒長大成人,做一個好公民。

「郭浩賢遺屬」暖流編號:C3604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