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1周年】
【本報訊】雨傘運動以清場告終,公民社會元氣大傷。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承認目前爭取民主陣營相當疲累,但去年的雨傘運動只是起點,估計若泛民失去議會否決權,或特首梁振英成功連任,將再一次觸發大型群眾運動。
記者:白琳 趙雅婷
戴耀廷昨日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去年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里程碑,9.28改變了整個世代對民主的訴求,港人爭民主的決心甚至超出當初他們提出佔中之時。他強調去年佔領只是「1.0」,是繼續爭民主的起點,最重要是建立堅韌網絡及機制予民意領袖共同決策,相信港人日後絕對會再度走上街頭。
陳健民指民主非一蹴而就
對於何時再有大型群眾運動,戴說「我見唔到有任何嘅迹象顯示再有直接行動嘅機會」,難以估計下一次大型群眾運動於何時出現,但料運動會發生於明年立法會選舉後或2017年特首選舉期間。若果泛民未能在議會保住三分一否決權,「大家見到議會路線完全崩潰,有可能出現另一次大型行動」,甚或梁振英成功連任,香港人不忍「大家仲要捱多5年」,也將觸發衝擊行動。
戴耀廷續指,79天的雨傘運動無人嚴重受傷或死亡已是奇蹟,相信若非和平佔中過去宣揚和平抗命理念,佔領期間不可能沒有暴力事件,又指各方人士包括中央也極力確保不會流血收場。
和平佔中另一發起人陳健民昨出席中大學生會「雨傘過後:再思,再發現」研討會。他指佔領過後社會瀰漫着沮喪迷茫,冀年輕人「先死而後生」,檢討運動得失,繼續堅持和平抗爭。
陳健民舉例稱,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因爭取反種族隔離被判入獄,在獄中繼續就囚犯膳食安排不公而抗爭,世界上不同地方追求民主都非一蹴而就,「當失敗咗唔知做乜好,就正正係思考嘅時候,追求民主係要靠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累積」。
佔領後社會漸趨兩極,政府依舊不作回應,有可能催生更激進抗爭,或是「個個移民,唔再參與社會事務」。問及若有大型抗爭運動會否再作主導角色,陳健民指持開放態度,「會繼續觀察社會,𠵱家好難講」。
陳健民昨天下午重返金鐘,慨嘆百感交集。他指港人戰鬥每每遇上挫折,爭民主也爭了數十年光景,但勉勵群眾不要灰心,因不少先行者如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等,即使監禁仍堅持抗爭,過程中要如流水撞石般迸發生命力。
朱耀明:梁特口吻如毛澤東
同是佔中發起人的朱耀明昨日也重返金鐘。他形容邪歪風氣已吹到香港,特首自稱地位超然,口吻如二戰軸心國、毛澤東等專制政權,只會激起群眾反彈,「歷史話畀我哋知,一個人狂妄到呢個地步,會將人類推上戰爭」。朱耀明在佔領過後多次入院及做手術,昨日稱雖身體虛弱,但不能失掉志氣,今天爭不到民主,不代表下一代做不到,每人都須盡全力捍衞天賦人權。
《雨傘一周年》: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