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現 或適合生物生存火星黑條紋 證有液態水

夏季出現 或適合生物生存
火星黑條紋 證有液態水

美國太空總署(NASA)本港時間昨日晚上11時半在華盛頓總部召開記者會,宣佈「解開火星之謎」,證明火星表面除了有冰,在夏季時更會有「水合鹽」(hydrated salts)流動,代表有液態水存在。這個發現極為重要,因為既有液態水存在,或顯示當地適合某些生物生存,更有利未來人類登陸火星,因為可減輕太空人的負擔。

NASA地球科學總局格林(Jim Green)發表聲明:「我們現在知道,火星曾經跟地球很相似,有溫暖的鹽海和淡水湖。但因為某些原故,火星失去了它的水。」

NASA指火星上的黑色條紋是由液態水造成。

「曾跟地球相似 有溫暖鹽海」

科學家分析了「火星偵察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拍攝到的圖片,指出火星上被稱為「季節性斜坡紋線」(recurring slope lineae,簡稱RSL)的100米長黑色條紋,會在夏季氣溫較暖的-23℃以上時出現,由下流動的「水合鹽」造成,但秋冬較冷時消失。
有份出席NASA發佈會的喬治亞理工學院科學家歐嘉(Lujendra Ojha)和亞利桑那大學科學家麥克尤恩(Alfres McEwen),以研究火星液態水聞名,他們與數名研究員聯合發表題為「火星上季節性流動鹽水中含水合鹽的光譜證據」(Spectral Evidence for Hydrated Salts in Seasonal Brine Flows on Mars),被視為今次NASA昨日公佈新發現的藍本。
過去科學家已憑觀察火星上類似河床的地貌,以及透過在探測車做的實驗,推斷火星上含有水份。此外,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早前在火星的泥土中,發現一種名為高氯酸鈣(Calcium perchlorate)的鹽,能降低水的冰點,令水在火星-125℃的低溫中維持在液體狀況,並推測在接近火星地面處可能含有鹽水。
麥克尤恩在4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火星泥土中的鹽份,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在晚上形成小水坑。麻省火星探索公司(Explore Mars)執行董事卡伯里(Chris Carberry)更認為,火星表面的液態水,是「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

87%海水或向外太空流失

至於這些液態鹽水的來源,科學家認為有多可能性,包括地下冰、鹽份吸引大氣層水份,或從含水土層滲出地面。NASA指,火星在390億年前,可能曾有類似地球大西洋的海洋,但相信約87%海水已向外太空流失。科學家近年種種的新發現,相信有助證明火星的水份,並不如我們過去想像般所剩無幾。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美國太空總署網站/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