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銅鑼灣如常熙來攘往,拿着皮球的陳偉豪一臉嚴肅地拍照。一年前,他既無政治立場,亦無選民資格,佔中只為湊熱鬧、尋真相;今日佔中一周年,出乎意料之外,雨傘運動凝聚出來的香港心惠及港足,接連坐滿旺角場,令代表隊球員越踢越團結,不再像以往未打先降,現在是,輸也要輸得有尊嚴。
陳偉豪從Sogo走小段路到食肆受訪,有途人會行注目禮;33歲、六呎高的他透露,去年佔中期間曾在銅鑼灣及金鐘兩地出現,沒有人認得他是港足隊長,正如港足一向也無認受性。偉豪說:「我哋其實同踢街場啲人冇大分別,只係比佢哋叻少少,以前踢港足真係威嗎?最威只係對過一啲國際級球星。人哋話球場如戰場,以前邊有戰場?我哋比賽係扯定白旗。」
政治冷感變熱血選民
傘運前,偉豪政治冷感,連登記做選民也沒試過,其冷感自小培養,因為香港一向太平,每年的七一遊行,他覺得少自己一個不少,不反對也不參加。只是,去年佔中到中後期,他在南華會練習完畢,便拿着飯盒到銅鑼灣佔領區坐,他笑說:「買咗飯盒,都要搵地方食!」
其實促使偉豪到佔領區,是事件越鬧越大,他要親身看個究竟:「講真,初初係湊熱鬧,亦想親身睇睇各報章傳媒報道嘅真確性。好多報紙都話佔中人士野蠻,但我體驗係另一回事,從未見過香港人咁有禮貌,反而反佔中嗰啲連廣東話都唔鹹唔淡,成日搞事。」
偉豪絕非人云亦云,他認為特區政府有很多改善空間,例如排山倒海的大陸人「鳩嗚」,令香港亂成一團。他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簡單如為兒子買尿片、奶粉,都因為大陸客狂掃後缺貨,令自己苦惱萬分:「傘運後至少等特區政府知道,香港人好有決心、亦好團結去爭取一啲應該要爭取嘅事。」
傘運後更團結支持港足
傘運後,偉豪認為香港人的本土意識是前所未有的強,更團結了一大群香港人去支持本地足球;從六月打後的數場在旺角場舉行的世盃外,6,000多人的球場,次次爆滿,球迷的支持更令一班球員越來越團結、越來越一條心。他說:「我𠵱家出街,會有人問我隻腳好番未。球迷𠵱家嘅諗法係『你哋代表我哋香港人,請加油!』連帶我哋全隊人都感覺到,𠵱家係為香港人而戰,每場比賽都係出去fight。」
偉豪半自嘲的說,以前踢代表隊沒有代表性,下周踢世盃外,誰人代表、對手是誰全部不知道,球隊上下也沒有人關心,出外比賽未入球場就舉白旗,自願做「俘虜」。傘運令港足每一人,無論是正選、後備、職員,整隊都變得團結齊心,他說:「𠵱家每場比賽都會挺胸抬頭,不論對手,我哋都會同你死過,就算死都死得有尊嚴。」
保證每場都用心踢
問及2000年開始做大港腳的偉豪,是否等了很久才等到現在的「翻生」感覺,他又半說笑的答:「我唔係等咗好耐,根本冇諗過會發生嘅事,何來等呢?」正如偉豪所說,踢代表隊沒有物質的回報,但球迷的歡呼聲、掌聲雷動的打氣聲,都是金錢買不到的精神回報,令我們踢得開心。偉豪說出一句:「咁先係球員嘛!」多少感受到這位中堅隊長終於踢出一片天的心聲。
這一年,偉豪登記了做選民,因體驗到一人行一步,力量會變大;正如港足,要承接場場爆滿的威勢,都是要每個人多走一步。作為球員,當然成績掛帥,作為球迷,就一定要接受港足會有低潮,不是每場都能踢得有聲有色。他說:「我哋做球員可以向球迷保證嘅,就係每一場都會用心踢,但現實係港足比起其他國家,進步係慢,球迷要有耐心去支持我哋,踢得好,就拍多幾吓手,踢得唔好,鬧少兩句已經唔錯。」偉豪希望,入場睇波會漸漸成為香港人的娛樂及習慣,大家一起努力吧!
後記:開心上A1
今次訪問,偉豪令小記刮目相看,工整的五官下,說話出奇地幽默有趣,就像港足因世盃外成為本報港聞版頭條數天,他說:「大佬!上幾日喎,你去中環裸跑先有A1,唔死人冧樓都唔會頭版啦!」偉豪坦言港足上頭條是開心事,只可惜核心問題仍未解決,就是欠缺場地,希望特區政府盡快解決。
記者:曾雁平、徐嘉華
攝影:張柏基
《雨傘一周年》: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