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十一黃金周,又是中國人空群而出去其他國家大灑黃金的時候。中國人無論灑真黃金或假「黃金」,都令世界側目。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連續兩次向中國公民發出公告,除提醒中國留學生避免炫富,也提醒其他中國公民在公共場合要衣着得體、不喧嘩、不吵架、不塗鴉,要謙虛禮讓、和氣待人,如提出投訴則須遵循正常渠道。
有人用「阿媽教兩三歲細路仔」來形容中國大使館的通告。論苦口婆心程度,的確像阿媽教仔,而且是一個憂心忡忡的阿媽,生怕仔女不生性,一個不小心,被人罵缺乏家教。
有趣的是,中國成年人不但行動舉止要被教,連如何着裝都要人教,不是學習時裝潮流,而是學習如何穿着得體。幾年前在澳門黑沙環,見到一群「幹部」模樣的中國中年男子,在全無準備之下,即興下海,他們即場在沙灘寬衣解帶,每人脫剩一條三角底褲,興沖沖撲入水中。上水的時候,又薄又貼身又殘舊的底褲貼在身上,你能想像那不雅的程度,其中一位的底褲有幾個破洞,跑動時破洞有水花外射。
中國女人的衣着一樣不得體,她們永遠不知道在合適的場合穿合適的衣服,透視露胸圍是常態,短裙擘腿亦成為慣例。
中國人外遊,曾經有機構出過手冊教他們排隊、教他們不要隨地吐痰、教他們去廁所大小便……現在,由行為教育演化為着裝指導了,也算是文明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