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全城!媽】屯門本地薑 見盡變遷

【舞動全城!媽】
屯門本地薑 見盡變遷

【本報訊】屯門公園近年一向是「大媽廣場舞」是非地,因噪音問題多次引來投訴,部份大媽早前更到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跳廣場舞,遭本土派狙擊。鍾笑鳳 (Louisa)在屯門公園跳舞達廿多年,親歷跳舞風潮由以往的社交舞,轉為由導師指導的廣場舞,就連兒子亦取笑她愈來愈似「大媽」,教她一頭霧水︰「究竟咩係大媽?我唔理咩係大媽,最緊要活得開心。」

「你是我的小啊小蘋果……」早上8時半,一首內地熱播的《小蘋果》響徹屯門市鎮公園藝趣園每一個角落,數十名本地婦女跳得起勁,她們挺起胸膛,雙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大蘋果,在清靜的公園添上一份諧趣。當記者嘗試上前採訪同場跳舞的大媽,多數人婉拒,顯得有所避忌。

60多歲的Louisa戴著黑超、腳踏一雙涼鞋,手舞足蹈,滿頭大汗。每朝6時多,她便到公園跳個多小時廣場舞,累了便走到旁邊的涼亭休息。她從事保險工作,做完運動便去見客,若當天不需見客,下午3時多又重返公園唱歌。育有3名兒子的她,是屯門原居民,自從廿年前離婚後,靠自己獨力養家。現在兒子長大成人,各有家室,她間中湊孫為樂,暑假舉家去了幾次旅行,生活自在,「人生走到下半場,健康、快樂與財富最重要」!

屯門公園廣場舞已有廿多歷史,最初只有廿多人,現在動輒近百人。由從前跳牛仔、Cha cha及Rumba,至今已累積過百隻舞:「乜嘢音樂播出嚟就識跳,依家主持會教新舞,教完就跳㗎喇,好似《小蘋果》學咗3堂。」不過廣場舞播放激昂音樂,隨之而來的噪音投訴3年間急增約4倍,據康文署數字顯示,由2012年至2014年間分別有48宗、116宗及193宗,今年頭半年已錄得82宗。

屯門區議員龍瑞卿表示,以往市民多練習太極班、「健康十八式」及集體舞,已經超過20年。然而,過去兩年跳廣場舞的人明顯增加,每次跳舞吸引數十人,參加者多為內地人,他們將國內文化生活帶來香港,她認為文化應該互相包容,但若所做的運動會影響其他人,就需要自律。

本土力量主席何志光認為,大媽舞所播的都是亂叫高音音樂,既吵雜又不為港人所接受,「係一種劣質文化入侵……新移民來港點解唔識得尊重香港文化,點解要唱大陸歌,仲要遍地開花」。對於本土力量有成員今年六月在旺角向大媽舞挑機,他說︰「我哋長期觀察呢啲大媽,佢哋係有政治性,成日唱《做個勇敢中國人》,佢哋係刻意咁唱,係想以中共文化入侵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