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癌綜合會診(2)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癌綜合會診(2) - 張淑儀

作為她的主診醫生,我為她分析手術後要考慮甚麼輔助治療。要減低局部復發風險,就要考慮電療。她的癌灶,最大都不超過2厘米,加上做了全乳切除,深層有3毫米正常組織,兼淋巴無事,故此應不用考慮電療。
再看第一期乳癌,就算是多病灶,都是以最大的癌灶為決定性因素,判斷遠端復發(即擴散)的機率。至於管內癌,無論範圍多大,只要切邊沒有癌細胞,就不擔心擴散。
第一期乳癌當中,就要看癌細胞的分子特性(molecular subtype),去估計復發的機會。管腔B型乳癌,是雌激素受體呈陽性,故可採用荷爾蒙療法,繁殖速率是25%,比14%的分界線,稍為高些,當時我的建議,是化療效果比荷爾蒙療法低,平衡好處及副作用,未必值得採用。
今天我們就可以比較客觀,用美國的adjuvant online程式,以美國同類病人生存率作比較及參考,又可量度復發基因(Oncotype DX assay)所計算的復發指數(recurrence score),去評估化療的作用,以及香港乳癌資料庫的BRCA HK online網上版,去了解香港同類病人的選擇,還可以在綜合治療專家會議討論,讓不同專科交流意見,為病人作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當年,還未設立綜合專科醫生開會商議,只可轉介病人去見內科腫瘤科、及臨床腫瘤科醫生問專業意見。結果病人見了四位醫生,聽到四個不同意見,回來找我商量,意見由全餐包括化療硂電療、荷爾蒙治療,到不需要化療、電療;化療由第一代CMF到第二代FAC。這不單令病人無所適從,我亦覺得沒有客觀標準,難以說對或錯。結果是採用中庸之道,病人接受了第一代CMF化療,沒有電療,及服食了5年荷爾蒙藥tamoxifen。至今病人都沒有復發或擴散,超過十年,醫學上就算是痊癒。
這個案出現三年之後,我們在私家醫院成立了乳癌專家團隊,每星期六聚會,綜合不同專科意見,及帶出各專科新發展,互相刺激思維及影響,慢慢形成默契,再經由主診醫生告知病人綜合會議的建議,對病人及其診治醫生都成重要的根據及參考。
乳癌綜合會診(1)文章連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20/19302239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