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洪聖廟大修後重開灣仔古廟擬推導賞團

160年洪聖廟大修後重開
灣仔古廟擬推導賞團

【本報訊】逾160年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灣仔洪聖廟,多年來香火不斷,今年4月閉廟復修,為近百年來首次。管理者東華三院指洪聖廟內的木造樑柱數年前開始被蟲侵蝕,年初蛀蝕程度更達七成,東院遂募捐140萬元,耗時3個月更換所有樑柱。有捐贈者倡洪聖廟發展成旅遊景點,爭取香油錢外收入來源,東院現計劃組織洪聖廟及灣仔其他古廟,推出導賞團吸引遊客。
記者:廖梓霖

灣仔洪聖廟建於1847至1852年間,善信不絕,為灣仔區內古老文化的標記,昨擇吉日舉行重修揭幕及開光典禮。東華三院社會服務主任(公共服務)吳耀漢指,為免影響善信拜祭,洪聖廟實際上已於今年7月重新開放。吳稱,洪聖廟百年來未曾作大修葺,惟瓦頂上樑柱3年前開始被蟲蛀,影響寺廟結構,年初情況甚嚴重,遂閉廟大修。
吳耀漢指,由於年代久遠,現今已難找到製作樑柱的木材,而樑柱作用為支撐瓦頂,「如果就咁拆晒(樑柱),瓦頂就會全部冧晒」。吳續稱,承建商最後採中式建築原理,用器材撐着瓦頂,「逐條拆逐條換」,甚具挑戰性。此外,廟內的神櫃甩色情況嚴重,亦已一併替換。

逾160年歷史的洪聖廟昨日舉行重修揭幕及開光典禮。 張志華攝

靠香油錢難長遠營運

吳稱,重修工程獲147名善信捐贈共63萬元,其餘款項由東院負擔,合共140萬元。現時洪聖廟外門上的陶瓷神像亦有破損,東院正研究是否需進行第二次復修。
身兼東華三院庚申年總理的「工廈大王」楊耀松兒子楊國佳為工程的大額捐贈者之一,共捐出8.8萬元,他感覺此地甚有靈氣,建議將洪聖廟打造成旅遊景點。楊解釋,現時年輕人普遍不拜神,若廟宇依靠香油錢營運,長遠難維持收支平衡。
吳耀漢稱東院正計劃將洪聖廟聯同灣仔其他歷史建築如北帝廟等,合組古蹟旅遊路線,並與區議會合作推出導賞團,吸引本地或其他國家遊客到訪。

洪聖廟早前花140萬元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