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媽?一個稱呼啫,無乜所謂。」由湖南嫁來港的王小紅,在大埔廣福邨跳了10年廣場舞,她並不介懷香港年輕一代的熱嘲冷諷,更不理會途人的譏笑。「我年紀有咁上下啦,跳舞,我哋係當做一種運動,一種減壓嘅運動。」
47歲的王小紅,在內地經常與朋友一起學唱歌跳舞;移居香港後因忙於生計,一切嗜好愛好都被迫停止,只間中跳廣場舞,「我最鍾意跳交誼舞,但香港識跳嘅人唔多,所以每次跳舞時我多數跳男步。」小紅每次跳完舞都會與街坊到邨內的茶餐廳吃早餐,聊得興起還會在大庭廣眾下來一段,有時甚至手舞足蹈。
「佢唱高音好好聽!」街坊璇姐邊拍手邊稱讚。連59歲街坊寶玲對小紅的評價亦十分高,「佢好勤力,又肯幫人,佢同大家相處好開心,佢好易融入香港生活」。對於日漸惡化的中港矛盾,小紅認為:「大家都係中國人,中國不是人人素質差,大家應互相包容。」
小紅嫁來港前,在內地曾有一段不愉快的婚姻,「我前夫好爛賭,每次輸錢就會打人出氣」。97年離婚後,她帶著當時年僅4歲的兒子南下深圳另覓生活,其後認識了任職警犬訓練輔助員的現任港人丈夫,兩年後結婚,第二年就有愛情結晶品,「大仔仲喺大陸,細仔而家升讀中四啦」。
擁有湖南大學學歷的小紅,來港後隨即報讀浸會大學的中文系,並取得碩士學位,其後擔任小學老師,主要教中文及普通話。「香港唔承認大陸學歷,如果唔進修,好難搵工㗎」,操一口半鹹半淡廣東話的小紅,也很喜歡教街坊普通話。
幸福生活剛展開,才發現丈夫身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起初小紅還可以邊教書邊照顧家庭,後來丈夫病情嚴重被迫提前退休,她只能辭工全天候照顧丈夫,「佢之前坐輪椅都唔得,我咪每日定時同佢按摩,用熱水同佢浸腳;加上醫院做物理治療,依家先可以坐起身,可以自己坐輪椅」。
對於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丈夫感激之情難以言喻。最令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將家居打理得一塵不染,連長期需用尿袋的丈夫身上及被鋪都沒半點異味,十分乾淨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