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息魔續籠罩環球市場

投資導航:息魔續籠罩環球市場

聯儲局本月17日決定不加息,並罕有地指要多些時間觀察外圍動盪的潛在影響,不單為環球經濟和市場增添陰霾,亦影響全球資產市場形勢。美息未有變動,但儲局加息路線基本未變,美元仍處偏強格局,新興市場繼續受累走資威脅而每下愈況,環球股市亦在經濟和息口不明朗下繼續調整。儲局特別點名關注外圍發展,中國對原材料需求下降的憂慮成焦點,商品市場當然繼續無運行。

美股太貴寧選新興市

聯儲局本月17日決定不加息,反為環球經濟和市場增添陰霾,亦影響全球資產市場形勢。 設計圖片

【環球股市】
美國聯儲局本月中繼續維持息口不變,令市場人士轉而擔心環球經濟前景,現時是否仍脆弱得難以接受一次加息。環球股市首當其衝,在缺乏方向下只能一時挾好一時挾淡,有分析指,儲局一日未加息,市場仍然存在不明朗因素,難以重拾過去數年的強勢。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Marc Faber),卻直指本月不加息是聯儲局唯一一次正確的決定,他表示當下美國經濟並未如眾人所想般向好,失業率雖下降,但很多人只是轉投低收入工種及散工,消費開支也未見復蘇。他指儲局再推量寬(QE)可能更好,因為自2009年以來聯儲局共推出過3次QE,每次QE完結,股市都會下跌或停下來,「去年QE完結以來,美股表現停滯,當股市下跌幾成時,持有很多股票的那班美國共和黨人,又會要求QE4出現了。」
他直指美股估值太貴,新興市場則被拋棄,但預計中國經濟若可維持4至5%年均增長,「買入中國或新興市場股市,在未來五年所得回報肯定高於標普500指數。」

麥嘉華認為聯儲局本月不加息是唯一一次正確的決定。 資料圖片

歐股前景不容樂觀

儲局不加息令美股前景難料,歐股更加不容樂觀。儲局會議後,美元即時回軟,其他貨幣相對見反彈,歐元即時彈升。分析指儲局若今季不出手加息,最快要到12月才加息的話,歐元會有數月時間出現支持,除非歐洲央行再加碼推量寬,否則強歐元會令歐洲企業盈利受損,歐股今季勢必無運行。

高盛睇油價最熊20元

【商品市場】
聯儲局因應外圍形勢押後加息,加深市場對環球經濟前景憂慮,加上財新中國PMI再創六年半新低,恐怕進一步削弱原材料需求,令商品市場近期仍處劣勢。
CRB商品指數曾跌至404.46,與8月底的16年低位相差不足半個百分點,今年累跌約7%。當中鋅價、銅價近期曾創六年低位,今年累跌幅度分別達25%及20%。
商品交易市場巨擘嘉能可,上周股價亦曾跌穿1英鎊關口,創上市後新低。

車廠造假利淡白金

雪上加霜的是,德國最大車廠福士(Volkswagen)上周被揭發柴油車排氣測試造假後,寶馬旗下汽車的測試結果亦被發現超標10倍,為全球汽車業響警號,令主要應用於柴油車設備的白金價格亦創六年新低。
高盛上周續看淡商品前景,料銅價跌勢延續,年底將下試每公噸4,800美元後,明年底下試4,500美元,意味較現水平仍有約10%下跌空間,理據包括美國可能加息、油價走低、中國需求改善程度不足及紅銅庫存增加。
油價的處境亦相若,紐約期油價格今年累跌約14%,上周四徘徊於每桶44美元,但與8月24日37.75美元低位仍有距離,市場料石油輸出國組織難與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達成共識托價。
高盛和花旗等大行對前景仍悲觀,前者估計油價有一半機會下試每桶20美元,更預期供應過剩影響下,油價未來15年將低迷,長線平均價為每桶50美元。

儲局加息前仍利美元

【外滙市場】
雖然儲局對加息仍懸而未決,但環球央行減息潮近日重現,單是本月,新西蘭、挪威央行、台灣央行先後減息,後者更是六年半來首次出手,令美國與環球貨幣政策分道揚鑣情況更明顯,成為美元走強因素。
美匯指數本周曾升至96.548,較議息後低位反彈2.7%,中國經濟及走資陰霾下,新興市場貨幣未止瀉。巴西雷亞爾迭創新低,印尼盾、馬幣再創17年低位,泰銖及新台幣亦改寫六年低位。在減息壓力及中國經濟不濟夾擊下,澳元上周曾跌至69.38美仙,很可能再改寫月初的六年低位紀錄。

美國與環球貨幣政策分道揚鑣情況明顯,成為美元走強因素。

歐元憂慮量寬加碼

主要貨幣當中,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本周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時,提到外圍困擾下,區內經濟下行風險再現,近零通脹情況短期難改善,強調有需要會毫不猶豫加碼量寬應對,成為歐元反彈的緊箍咒。
高盛估計,若歐洲央行將原定於明年9月結束的量寬計劃延長至2017年中,歐元兌美元可能再跌6至10美仙,即較現水平最多再跌約9%。
至於日圓走勢方面,則有望受惠避險需求而造好。
值得注意的是,翻查過去30年,美國有四次加息周期,在首次加息後90日,美元兌歐元和日圓平均下跌4%及6%,原因或與加息不利美國經濟增長有點關係,意味今次進入加息周期後,美元強勢可能已經是水尾。

美債短期或重新受捧

【債券市場】
美國聯儲局議息後,美國國債息率大幅下跌,由於議息聲明顯示環球經濟左右美國加息步伐,但經濟復蘇需時,料低息環境暫時會繼續。在議息前,部份美債投資者已先行離場,現在美債息率走向短期內應會轉趨明朗化,資金可能會重回較高回報但之前沽壓較重的債券市場。
有分析指,美元短年期債券乃直接受惠的投資資產之一,而之前受關注的高息債亦會受到支持。
有「新債王」之稱的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表示,他現在更加看好債市。特別是美國現時不加息,會令垃圾債市出現大幅度的強勁反彈。
岡拉克表示,垃圾債市場早前已經因為儲局將要加息的巨大壓力,一直高度受壓。儲局不加息將有助垃圾債市回升,將可能成為債市投資者獲得回報的良好來源。

格羅斯促儲局加息

不過,「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則敦促聯儲局要立即加息。他指零息已摧毀了人壽保險及養老基金公司等商業模式,不利人口日漸老化的社會。因為這些公司是假設投資組合可以提供7%至8%的長期回報;但現時企業債券只有2%至3%回報的情況下,單靠股票組合,將難以應付未來健康、退休及保險相關的福利。
美國《華爾街日報》早前亦指出,債市踏入加息周期前後,必定會加添波動,因為債市直接受息口影響,而美國債市規模較股市更龐大,影響資金流向更多,故未來數月走勢會極受儲局加息預期所影響。

年內加息機會僅一半

【未來展望】
聯儲局9月未有加息,所持理由是擔心近期外圍形勢不穩,可能拖慢當地經濟及帶來通脹下行壓力,故需要更多些時間觀察,做法算是近年少見。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開發銀行上周已調低今明兩年區內經濟增長,加上台灣央行亦作出六年來首次減息,而全球最大機械設備生產商Caterpillar上周四宣佈新一輪萬人裁員計劃,以至德國福士汽車排氣測試造假風波衝擊汽車及相關行業,都凸顯環球經濟前景欠佳。
況且,除了歐洲央行表明有需要再放水外,市場估計日本央行年底前隨時擴大量寬規模,加上年尾12月金融市場交投較疏落,市場較易被扭曲和波動,連作風鷹派的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費希爾,亦覺得儲局錯過加息最佳時間,應該要待至明年才能出手。

10月議息不設記招

雖然局內幾位理事近日指今年仍可能加息,主席耶倫上周四於美國一大學發言時,亦重申除非經濟形勢大變,她與大部份理事仍預期今年加息。不過,國基會總裁拉加德日前再提到中國經濟放緩增加環球經濟下行壓力,令市場對今年能否加息仍沒有頭緒。
事實上,由於10月聯儲局議息會後不設記招,加上與9月會議只相隔六周,未必有足夠時間讓儲局掌握環球經濟最新形勢,利率期貨顯示,聯儲局10月加息機會率僅20%。但儲局會後聲明強調美國經濟復蘇基調未變,13位理事仍預期今年加息,利率期貨顯示12月加息機會為42.4%,意味年底前加息機會約為五五波。而幾可肯定的是,即使儲局落實加息,在當前環球形勢下,儲局加息空間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