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統局:GDP增長不少於6.5%可視作7%壞消息當好消息 港股忽挾高

國統局:
GDP增長不少於6.5%可視作7%
壞消息當好消息 港股忽挾高

【本報訊】當大家質疑內地為何掩耳盜鈴,把不低於6.5%的GDP增速視作約7%理解時,想不到的是,市場居然當此為內地經濟能夠「保底」的好消息,恒指昨日尾市一度抽升逾200點,資金借內銀、內險股挾高大市,恒指埋單升90點(0.43%),收報21186點。

記者:李嘉麟

中秋節長假期及期指結算前夕,加上下周四是國慶假期,投資者觀望氣氛轉濃,港股昨日大部份時間在21000點關口呈現好淡爭持。

恒指最多曾升223點

尾市內地有報道引述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經濟增長不少於6.5%,將被視作7%,並指內地未有進入通縮周期,中國的擔憂來自國家大宗商品通縮壓力,未來增長主要依靠服務業。
投資者憧憬內地經濟最少達6.5%下,大市一度倒升223點,惟成交僅691億元,反映假期市大市動力不足。全周計,恒指全周跌734點,終止連續兩周反彈勢頭。國企指數收9512點。
中資金融股成為升市主力,國壽(2628)升1.7%;中行(3988)升0.6%。兩隻全配售的創業板新股立基工程(8369)及REF(8177),在首日掛牌分別急升19倍及近兩倍,是升幅最大股份。
豐盛金融董事黃國英表認為,憧憬內地經濟增長最少有6.5%只是藉口,實際原因主要是大市在月底是要挾上,故旗下基金近日亦有趁低吸納本地地產股、友邦(1299)、中移動(941)等大藍籌。他認為,港股本月有機會「好到尾」,恒指下周二、三有望挑戰21600點至22000點。
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認為,內地本周公佈PMI數據後,市場對內地經濟頗為悲觀,昨日內地統計局發出的訊息,市場解讀為內地經濟「衰極有譜」,吸引資金趁低吸納。對於港股下周表現,他指下周只有三日市,相信恒指有力守住兩萬一關口,波幅介乎21000點至22000點。

金管局注資15億元

此外,資金持續流入本港,假期前夕,港元滙率觸及聯滙強方保證價每美元兌7.75港元水平,觸發金管局再在市場承接2億美元沽盤,變相注資15.5億元,經兩日後結算,下周三銀行體系結餘增至3459.4億元。是次乃該局本月內第10次注資行動,月內累計注資共552.5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