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協:警方𠵱家乜都郁咗手先

記協:警方𠵱家乜都郁咗手先

傘運過後,大決裂的不單是藍絲和黃絲,還有警察與記者關係。記協指自運動期間,不少記者投訴被拉扯記者證、推撞器材,在拍攝警察押解巿民時,更多次被指搶犯、襲警和搶警槍,事後警方毋須為信口雌黃負責任。佔領後,任何大型示威警方鮮再講道理,「乜都郁咗手先」,令關係陷入新低點。
記協執委伍立德早前參與多個記者組織與警方的交流活動,形容201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是警隊和記者關係開始出現裂縫開始,「以前雙方會據理力爭,幾廿年嚟關係良好,𠵱家就唔同你講,乜都郁咗手先,(警方)好容易動武,佔領之後,無論鳩嗚或大型示威,警察都唔會嘗試同你解釋」。
他早前非正式訪問近30名前線記者,不少人反映佔領期間曾受警方阻撓,被拉扯記者證、推撞鋁梯;約一半受訪者指,在拍攝警察押解社運人士時,被警方指搶犯、襲警和搶警槍,有男攝記被女警警告不可前行拍攝,否則高呼非禮。亦有警員刻意拍攝記者樣貌、記者證,甚至以例行搜查為由,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搜集記者個人資料。

團體促公開守則

有記者反映警員反應過敏,經常使用暴力,對記者存敵視態度;據了解,警方回應指現場情況混亂,無法分辨記者和示威者,警方亦不理解為何記者要走近拍攝,認為阻礙拘捕。截至今年3月,記協向警方轉交23宗個案,其中6宗作刑事調查,當中兩宗已判,其餘未見進一步行動;另7宗轉介投訴課,4宗仍在調查,兩宗無法跟進,一宗當事人主動撤銷投訴。
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指,佔領運動結束近10個月,新任警務處長盧偉聰亦已上場,但警方仍未有具體措施改善警民關係,「仍然唔肯公開使用武力守則,七警案仍未作出檢控」。他認為警方不應以處理罪案心態處理遊行集會,他呼籲警方反思,化解矛盾,「否則只會令前線警員執勤增添困難,警民關係只會惡性循環」。
■記者張嘉雯、謝明明

《雨傘一周年》: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