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有關長和(001)主席李嘉誠的「熱烈討論」,到昨日仍未有結束迹象,似乎真的如多位香港時事評論員所言,要一舉把李嘉誠從「神壇」拉下來。連寫了三篇李嘉誠,今天想寫別的。近日爆出造價70億元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填海工程,其人工島填海地移動最多達6至7米,工程鐵定無法如期2016年底完成。
追究責任?先看誰是承建商。填海工程由中國港灣工程(中工)任總承建商,與中交建(1800)份屬姊妹公司,即是與有份「促成」香港成為「鉛水之城」的中國建築(3311)同是國企。這可解釋到,為何政府連日不停為填海工程出事降溫。
港人應對中工不會太陌生。2015年4月,中工一名前高級管工因行賄港珠澳大橋顧問公司被判入獄15個月。2014年10月,中工就2012年造成1死14傷工業意外判罰55萬元。2009年1月,因菲律賓公路項目圍標被世銀列黑名單。
鉛水事件也有「參與」。驗出有水辦含鉛量超標逾20倍的聖方濟愛德小學,承建商便是中工。特首梁振英力推的貴價升降機計劃亦見其身影。「超然特首」會否向「超然國企」問責?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