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經濟淡風繼續吹,8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急挫6.1%,創2013年2月以來單月最大跌幅,亦是2009年以來首次連續4個月倒退。綜合分析,出口不振主要是中國經濟顯著放緩以及環球經濟疲弱;有物流業界人士形容,本港碼頭運輸業或會出現少量裁員情況。
記者:周家誠 石永樂 江靖然
政府統計處公佈,上月港產品出口按年跌21.3%,轉口貨值則按年跌5.9%,拖累整體出口挫6.1%至3,073億元,跌幅較7月份時的1.6%進一步加劇。彭博顯示,8位經濟師預測8月出口中位數為跌1.7%,是次數據明顯遠遜預期。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表示,8月轉口數據下跌,與內地趨勢一致,剛公佈的本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創六年半新低,較預期壞,反映本港整體出口短期難改善,本港GDP下行壓力增大,相信今年政府估算GDP達2%的下限亦未必能達到。
部份珠寶商定單跌五成
出口業佔本港GDP約18%,聘請大量貨運及碼頭業從業員。香港物流商會主席羅煌楓預料,碼頭運輸業有機會出現裁員情況,陸路運輸司機由於長期不足,反而影響不大。
他相信,政府公佈數據未能反映行業轉壞狀況,據他從行業觀察認為跌幅應更大,原因是環球需求轉弱:「第三季一直係運輸業旺季嚟,咁耐以嚟未試過8月跌得咁勁」,他指9月迄今貨運數據有所好轉,但來季仍難言樂觀。
寶星首飾廠董事總經理吳宏斌指出,單看珠寶業前景並不樂觀,「有行家今年定單跌兩成,部份更暴跌五成,相信未來數月本港珠寶商出口均不太景氣。」身兼中小型企業商會榮譽會長的他又認為,香港轉口減弱,主要是由於內地製造業競爭力已遜於其他地區,「中國生產成本及通脹都高,人仔貶值只係稍稍緩和到個成本」,部份廠家轉移至其他國家,本港轉口數據遂減弱。他睇淡未來數月出口,「但應該唔會跌超過10%」。
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劉展灝表示,環球經濟差屬出口不濟的主因,主要市場如美國、歐洲、日本及內地等,全球有「大半江山」的經濟環境都不好。他說出口急跌已屬預期之內,業界應不會出現裁員潮,但會「勒緊褲頭」,讓僱員自然流失。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環球股市下挫使各地需求明顯減弱,當中歐美經濟增長減慢甚至轉差,使8月本港整體出口放緩嚴重。但他認為本港經濟已經不是靠出口支撐,反而是靠內部需求,「只要外圍不爆煲,香港自己人使錢,仲可以頂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