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菲林到無反電影拍攝超輕便

由菲林到無反
電影拍攝超輕便

一直對拍攝充滿熱誠的怪人隊,未畢業便合伙租工作室,是三支參賽隊伍中,拍攝器材最齊全的一隊。今集,怪人隊如願參觀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見盡歷年攝影器材的進化。

沙龍是香港電影歷史最悠久的電影製作公司之一。當年更有份參與荷李活電影《蘇絲黃的世界》(1959),將香港當年真實面貌帶到全球各地觀眾。由菲林年代開始,到70年代率先引入闊銀幕(Panavision)拍攝,到90年代首家引入Sony高清數碼攝錄系統,到近代推展3D立體拍攝及360度全景製作。沙龍這個名字在電影行業可算是無人不識。

拎住1980年出現嘅16毫米菲林機ARRIFLEX 16SRII,小心呀!

怪人隊咁鍾意器材,今次如你地所願啦

呢部F55攝影機價值超過28萬

怪人隊可以考慮呢部!有成四十萬ISO,拍夜戲一流

第一部介紹的是1927年的35毫米菲林機,怪人隊導演西門打開機盒,依然嗅到陣陣菲林氣味;直到1980年,開始出現較輕巧的16毫米菲林機(ARRIFLEX 16SRII)。資深電影攝影師林輝泰,曾參與《十面埋伏》及《無間道》等電影拍攝,而《十》片更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提名。這位拍攝大師憶述早年菲林時代的辛酸:「當年拍完一個鏡頭冇得即時播放,全世界都望住你,如果你話得,就可以收工。」可以想像,菲林年代的攝影師背負着拍每場戲的壓力,亦凸顯其角色的重要性。

1997年,第一代高清數碼攝錄系統引入香港,慢慢開始影響電影業。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市場經理黃景斌直言,數碼化直接加速了菲林的滅亡:「改變咗成個電影業。數碼機價錢平同埋輕,易操作,數據容易處理。」

參觀完沙龍的怪人隊,立即來到Sony Store。除了試玩兩部專業電影級數的攝錄系統及專業電影鏡頭系列,更試玩一系列無反相機。半專業級的可換鏡頭無反相機,除了輕巧,感光元件跟電影菲林同樣大小,加上從前專業攝錄系統才擁有的技術,現在在無反相機、鏡頭、及配件已經可以找到。例如:超高感光度拍攝、慢鏡頭、4K拍攝、專業XLR插頭、防震、電動變焦,等等。今次拍攝微電影,相當適合。

急不及待拿起Sony借出的拍攝器材進行今集任務,要他們運用器材上的功能拍攝「日、雨、夜」。在拍攝上,嘉賓評審黃修平讚鏡頭四正,但未能表達出主題。下一集,有隧道隊造訪FATface,學習如何製作CG電影特效!

Sony 提供拍攝器材
鳴謝: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

第一集:神級導演齊撐 電影幕後新星開戰
http://bit.ly/1JjR1N8

第二集part1:黃修平麥曦茵點評 新導演起革命
http://bit.ly/1FZYNLR

第二集part2:黃修平想祼跑拍片 參賽者爆辛酸史
http://bit.ly/1NQJFsf

第三集part1:導演要捱得 彭浩翔諗過追女星
http://bit.ly/1KSEk18

第三集part2:彭導sell橋大會 搞喊女參賽者?
http://bit.ly/1Fhhf7V

第四集part1:亂闖葉念琛片場 點導演員拍kiss戲?
http://bit.ly/1VaDa7N

第四集part2:葉念琛唔聽人講 點衝破「導演」心魔?
http://bit.ly/1NVMp7J